得知她為療癒世人放棄高薪!陳文茜新書版稅全捐了

一本書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全球能療網創辦人CC就是從《富爸爸,窮爸爸》一書中得到啟發,進而想要造福更多陷於苦難的人。CC和劉軒到Yahoo TV《茜問》,探討如何活出自己的人生,劉軒和陳文茜也分享走過憂鬱症的經驗,並提供更多不同的觀點給陪伴者參考。

▲劉軒坦言自己過去會與父親劉墉較勁。
▲劉軒坦言自己過去會與父親劉墉較勁。

CC多年前發現,很多醫療理論和資訊受限於語言,沒辦法即時傳遞給需要的人。她在34歲時正視自己的內心,確定「這不是我要的人生」,經過對家人期待和社會眼光的掙扎,她最後決定放下父母的愛和社會的肯定,勇敢往自己想要的方向前進。

由於CC發音和陳文茜的英文名字Sisy相同,劉軒稱讚她們同樣都擁有「了不起的超能力」,就是閱讀到人心。他和CC透過一封電子郵件就同意碰面,至今相識近十年。劉軒坦言在面對自己的掙扎時,常常找CC聊天,因為他過去努力嘗試走出跟父親劉墉不一樣的路,父親在他眼中總是充滿權威,主導聊天節奏,所以劉軒過去還會暗暗和爸爸較勁。

陳文茜頗感意外,因為在她眼中,劉墉就是一個老頑童,但因為角度不同,這個面向劉軒看不到。隨著年紀成長,劉軒接受了爸爸的行事作風,正如同CC對療癒的觀點,其實不需要分出黑白或好壞,而是學著去「接受」。

▲面對負面情緒和挫折,CC選擇接受。
▲面對負面情緒和挫折,CC選擇接受。

陳文茜先前也從疾病中領悟到,痛是一種力量,人要學會超越痛苦,而不是逃避。除了生理的治療,心靈的療癒也相當重要,CC把靈的層面視為量子糾纏,如果大家能夠認知到死後靈會延續,就可以放心好好地活好這一生,無需再恐懼,當腦筋理解,心也會接受,讓身心靈自然走向一致。

過去劉軒曾為憂鬱症所苦,CC傳訊鼓勵他「要相信自己被愛著,一切都會好轉」。他坦言這句話看似無用,但當人身處低谷,就只能靠著盲目的信念撐下去。

陳文茜同樣走過身心疾病的低谷,所以好奇CC的理論是否會讓想逃避的人推稱還有下輩子,但CC點出只要沒有改變,就算逃到下輩子,懦弱的本質還是在。就像劉軒過去想追求內在的平靜,選擇逃避到了最後,會發現自己根本沒有內在的平靜。

陳文茜走過憂鬱症,發現這類患者連自己都丟失,所以勸解「做自己」根本沒用。她認為個性決定命運,當看到安寧病房、戰火下的難民,憂鬱症患者或許更能反思生命的可貴。

▲劉軒在憂鬱的情緒中得到CC的鼓勵。
▲劉軒在憂鬱的情緒中得到CC的鼓勵。

CC相信「愛是最大的力量」,所以她覺得當面對憂鬱症患者,最大的幫助就是陪伴。劉軒點出當中難處,陪伴者雖然不理解,也幫不上忙,就只能用「愛」。陳文茜強調既然有病識感,就應該就醫服藥,同時做出行動去改變現況,別人適時的幫助才有效益。

陳文茜想到過去在身心備受煎熬之際,有朋友、大自然作伴,細細品嚐著人生的美與痛苦。得知CC為了實踐療癒世人的夢想而放棄高收入工作,陳文茜立刻決定將下一本書《永不消失的愛》版稅都捐給全球能療網,幫助CC繼續實現偉大的療癒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