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媒體到入閣 李永得分享轉換心得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520剛接下文化部長的李永得,其實從客委會主委時期,他就以「接地氣」聞名,他推動客家文化不遺餘力,8年任期,甚至被譽為是客家文化的文藝復興時期。但其實李永得出身媒體,他更是台灣第一批進入中國採訪的記者之一,這一段經歷,甚至被視為是「兩岸38年破冰之旅」。從媒體人到政務官,從客委會到文化部,李永得在不同角色間轉換,都有一套獨特的適應哲學,帶您一起來認識文化部長李永得。

520剛接下文化部長的李永得,說起角色的轉換,已經悟出一套哲學,8年客委會主委的資歷,也擔任過高雄市副市長,但其實李永得是媒體人出身。30多年前,才33歲的李永得,還是個衝鋒陷陣的記者。主持人:「在1987年戒嚴時期,您就曾經冒險犯難,然後做了很精彩的採訪回來,登上了報紙頭版,您可不可以回憶一下,那一段經歷?」

李永得:「這裡面的關鍵還是在一個,叫做挑戰有挑戰性,所以現在很多人,動不動就談說言論自由,採訪自由,其實你在一個,非常自由的環境裡面,你怎麼去談你的採訪自由,因為你本來就很自由。真正的言論自由就是說,你要挑戰說,當時這一些所謂的禁忌,當時是台灣不准中國也不准,我們運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去突破這樣的一個界線。因為當時的確台灣是還不容許,我們的國民到中國,中國那邊更不容許人家去採訪。」

說起記者經歷,李永得再現新聞魂,1987年9月,當時在自立晚報當記者的他,和同事徐璐,經過多次沙盤推演,先向新聞局申請到日本採訪,途中卻轉機到中國,成為第一批到中國採訪的記者,這一趟兩岸破冰之旅,讓他一戰成名。

李永得:「我要求完全自由的採訪。」外媒:「你相信嗎?」李永得:「你認為呢?你在這地方多久。」外媒:「兩年。」李永得:「你認為這地方有沒有自由採訪?」外媒:「無可奉告」潘小俠:「李永得他們去的時候報社沒什麼擔憂,因為他們都很年輕很勇敢邁出那一步。」

昔日在自立晚報共事9年的,同袍戰友潘小俠說,李永得不只是個勇敢的人,對於新聞工作,他有使命感,更有專業的堅持。潘小俠:「李永得蠻親近接觸人的甚至採訪他都很放手讓我們記者下去執筆,我記得有一次不知道我們哪邊的地方記者,發新聞好像漏掉什麼,他在辦公室拍桌大罵說怎麼露新聞,那是我們看過他第一次發飆。」

褪下記者戰袍後,身為客家子弟出身高雄美濃的李永得,決定為客家文化的傳承盡一份心力,他接下客委會主委,積極保留客家傳統,更透過舉辦活動,讓客家人找回土地認同,把流失的客家文化一點一滴找回來。李永得:「這個東西我在客委會8年,前4年跟後4年,加起來8年。我常講說,如果自己本身,在社會上有一些專業,那麼可以回饋給自己的鄉親,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光榮的事情。」

李永得對客家傳承的堅持,轉化成一張張客家文藝復興運動的亮眼成績單,從記者一路到客委會主委甚至中間擔任高雄市副市長,這些都堆疊出李永得深厚的文化底蘊。主持人:「所以您從挑戰權威的記者,然後監督政府的記者,現在成為人民的公僕,成為被監督的對象,您在適應上,有沒有過曾經有一些,比較難適應的地方呢?」

李永得:「這個就是我常常過去,一直講一句話叫做,台灣人說的,站對好地方好過拳鬥,就是你必須在你所站的位置,你要很清楚你前後左右是什麼,你的位置是在哪裡,那麼你才能夠,在一個正確的點出發。如果你的點站的不對,你怎麼伸展拳腳都會出問題,比如說我現在,從客委會到文化部,我也必須轉換一些觀念跟角色,因為你要知道,最不同的環境在哪裡,你要觀察出來。所以對不同環境的話,你就要採取不同的一種作為,這才能夠在新的環境裡面,能夠適應。」

當記者的時候李永得勇敢挖掘真相,在客委會主委任內也懷抱時代感,現在剛接下文化部長李永得滿懷衝勁,期許自己扮演好每一個角色,謝幕時也才能真正留下美好的記憶和成果。李永得:「我人生的目的,在每個階段,就是認真做事情,認真自己留下一些記憶,還有一些成果,但是各有不同的,我認為各有不同角色的扮演。那我都認為非常珍貴,所以我自己覺得,我的生命的歷程,算是很豐富,比一般人更幸運。」

 

原始連結

 



更多華視新聞報導
【影】紙風車劇團八里工廠凌晨大火!佈景道具全沒了...
旅歐編舞家林美虹"新娘妝" 返台演出

更多政治相關新聞
民眾黨逃過「滅黨」 柯文哲喊寧靜革命
共軍演習奪東沙 立委:太平島海空警戒
中共將台灣近海納入航區 海巡:政治宣示 無關執法
馬提李奠定「九二共識」基礎 鄭文燦批扭曲
決戰港都 藍團體仗 綠打陸戰 白爭柯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