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戲劇中環遊世界 博嘉實小展現美感學習成果

博嘉國小學生演出兒童劇「環遊世界60天」
博嘉國小學生演出兒童劇「環遊世界60天」
為傳達女主角的開朗個性,陳孟青勤加練習
為傳達女主角的開朗個性,陳孟青勤加練習
舞臺組謝乃璇表示,大家合力完成道具火車,很有成就感
舞臺組謝乃璇表示,大家合力完成道具火車,很有成就感
教務主任林淑媛表示,從課程到兒童劇演出,學生發揮互動共好的團隊精神
教務主任林淑媛表示,從課程到兒童劇演出,學生發揮互動共好的團隊精神
「環遊世界60天」的演出,展現學校藝術教育的豐碩成果
「環遊世界60天」的演出,展現學校藝術教育的豐碩成果
學生親手製作的道具火車
學生親手製作的道具火車
一齣戲劇的成功不僅只有演員的臺上演出,還有幕後團隊協力
一齣戲劇的成功不僅只有演員的臺上演出,還有幕後團隊協力
臺北市博嘉實小年度盛事「樟樹下藝文饗宴」深具傳承意義
臺北市博嘉實小年度盛事「樟樹下藝文饗宴」深具傳承意義

臺北市博嘉實小年度盛事「樟樹下藝文饗宴」再次登上舞臺,今年展演「環遊世界60天」,從幕前的演出到幕後的舞臺設計等工作,都由3到6年級學生分工協力完成,從戲劇帶入美感,從美感深化學習,展現學校藝術教育的豐碩成果。

 

博嘉實小表示,「樟樹下藝文饗宴」邁入第17年,是學校美感教育的重點課程,學生從戲劇教學中體驗社會專業分工和團隊合作。課程將全校3到6年級學生打散,採取混齡分組上課模式,學生依照個人興趣加入行政組、演員組、美創組、舞臺組、劇服組、音樂組、多媒體組。教學內容精緻多元,從公關宣傳、演出技巧、劇服妝髮、舞臺道具、音效配樂到媒體流量等,融入在將近一學期每週兩堂課累積而成。

 

教務主任林淑媛表示,混齡分組的好處是讓學長姊帶著學弟妹一起合力完成,傳承各組所累積知識經驗,也有不少學生藉此找到個人的興趣和專長。「樟樹下藝文饗宴」從課程到演出,深具傳承意義,而一齣戲劇的成功不僅只有演員的臺上演出,包括行政接待、燈光攝影、舞臺道具、服裝造型和梳化妝等,發揮互動共好的團隊精神,這正是博嘉實驗教育的核心理念和價值。

 

博嘉實小表示,今年演出的劇碼為「環遊世界60天」,靈感來自1873年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所寫的古典冒險小說《環遊世界80天》,由校長洪慧瑄改編為劇本,從第1幕到第7幕的場景編排、人物對話,都經過精心設計;小小演員們在排戲的過程,會根據自己的音質和風格,在演員組老師的指導下潤飾、調整字句,呈現最自然的演出。戲劇大綱為2位小學生接受旅遊節目的邀約,到世界各地體驗生活,對於「在地化」與「國際化」的辯證觀點,提出自己的感受與看法。

 

擔任劇中女主角之一的五年級學生陳孟青表示,能克服恐懼、站上舞臺演出,真的很有成就感。為了揣摩主角活潑開朗的個性,她除了勤加練習外,還以錄影方式拍下練習時的過程,反覆觀看自己需再改進的地方,尤其是面對觀眾時,說話速度要放慢,口齒也要清晰,更要自然地呈現。

 

舞臺組六年級學生謝乃璇表示,舞臺組這次要製作一個火車道具,同學們合力設計火車圖形,放大後油漆上色,最後協力組裝而成,特別是火車各部位的拼裝上花了不少精力和時間,不過最後看到作品呈現在舞臺上,很開心也很有成就感。謝乃璇並表示,每個小組的工作都有辛苦之處,也有不同的學習體驗。

 

博嘉實小表示,今年的「樟樹下藝文饗宴」在中油大樓國光廳登場,除了有精采的戲劇演出外,還有社團及學生才藝表演,提供學生多元展能的舞臺,讓親師生一同見證學生的藝術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