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活習慣改善寶寶異位性皮膚炎與濕疹症狀

作者 / 張中維藥師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長期慢性發炎性皮膚疾病,好發於兒童時期,且盛行率在近年來呈現上升的趨勢。目前研究認為,異位性皮膚炎與基因遺傳、免疫系統失調或外在環境刺激有關,且常伴隨氣喘、過敏性鼻炎等過敏性疾病出現。


異位性皮膚炎的主要症狀為皮膚變得乾燥和搔癢,並容易在抓癢後形成濕疹,濕疹又會造成更嚴重的皮膚搔癢,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嬰兒時期,濕疹容易出現在臉部,到了幼兒時期,則好發於膝蓋、腳踝、手腕內側與脖子等部位。這可能導致皮膚出現脫屑、龜裂與增厚等情形。


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兒童通常天生皮膚較乾燥且容易受刺激,需要特別皮膚護理以預防濕疹的發展。那麼,該如何減少皮膚的乾燥呢?


搭配潤膚劑,增加角質含水量、減少水分散失


2020年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公告的「異位性皮膚炎診療共識」中指出,規律使用潤膚劑是異位性皮膚炎照護中的必要環節,建議每日至少使用2次潤膚劑,並依據氣候、濕度或空調環境來增加使用頻率。選擇潤膚劑時建議挑選香料及防腐劑添加較少的產品,以減少對皮膚造成的刺激。此外,潤膚劑應在沐浴後盡快使用,才能有效改善皮膚的濕潤度。


此時家長可能會有疑問:應該要先擦醫師開立的外用類固醇藥膏還是先擦保濕劑呢?2016年一篇發表在《Pediatric Dermatology》的研究,將46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分成兩組,一組先使用潤膚劑,15分鐘後再使用類固醇藥膏,另一組則相反。研究結果顯示,兩組在療效與不良反應方面皆沒有顯著差異。因此,保濕劑與類固醇藥膏使用的先後順序並不會構成太大的影響,重點是要落實皮膚的保濕動作。


沐浴時水溫過高或使用鹼性肥皂,容易使皮膚乾燥而導致發癢。挑選沐浴清潔用品時,建議選擇中性到弱酸性、低致敏性和無香料的產品,以減少皮膚刺激。


如何減少皮膚刺激?

透過遠離刺激性物質與過敏原,搭配正確飲食與情緒控管,可以減少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生。以下是一些建議:

  • 遠離刺激性物品和過敏原,例如香水、芳香劑、蚊香、樟腦丸、殺蟲劑等可能引起刺激或敏感的物質或氣味。

  • 戒菸並遠離二手菸,以避免刺激導致異位性皮膚炎惡化。

  • 避免有害的物理和化學刺激,如過多的灰塵或塵蟎。避免接觸羽毛、棉花枕頭、尼絨、羊毛或寵物的毛、地毯等可能引起過敏的物品。

  • 定期清潔環境,避免灰塵積聚和刺激物的累積。床上用品建議每周高溫清洗,並考慮安裝室內空氣清淨機,以減少細菌和黴菌的生長。

  • 避免與動物(寵物)的皮屑、毛髮和排泄物等刺激性物質接觸,這些可能誘發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

  • 避免穿著過緊、粗糙的衣服而造成摩擦刺激皮膚。

  •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麻辣鍋、油炸物、巧克力等。牛奶、蛋、魚、小麥、花生、大豆等食物則較容易導致過敏。

  • 多攝取原型食物,減少食用加工食品。水煮與蒸煮是較推薦的烹調方式。

  • 壓力心理容易使人急躁不安,可能導致搔癢感增加、症狀加劇。


防疫需求可以使用酒精或乾洗手消毒嗎?

消毒用的酒精與乾洗手液的確可能對皮膚造成刺激,不過根據《美國皮膚科醫學會》建議的步驟消毒,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也能夠落實防疫。

  1. 先用溫水洗手至少 20 秒。

  2. 再用乾淨的毛巾擦乾雙手,但稍稍留下一點水,保持濕潤。

  3. 在皮膚上塗抹護手霜或保濕軟膏,並將一些保濕軟膏塗抹在指尖和指甲上。

  4. 使用乾洗手或消毒酒精時,在水分蒸發後立即塗抹護手霜或軟膏。


異位性皮膚炎並不是一種藥到病除的疾病,除了透過藥物治療外,日常生活的預防可以幫助避免病情惡化、減少皮膚屏障功能受到損傷。


參考資料:

  • Ng, Su Yuen, Sabeera Begum, and Sze Yee Chong. "Does order of application of emollient and topical corticosteroids make a difference in the severity of atopic eczema in children?." Pediatric dermatology 33.2 (2016): 160-164.

  • William Howe. Treatment of atopic dermatitis (eczema). Post TW, ed. UpToDate. Waltham, MA: UpToDate Inc. http://www.uptodate.com. (Accessed on September 30, 2023.)

  • 2020台灣皮膚科醫學會 - 異位性皮膚炎診療共識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