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產地到餐桌聊飲食文學 蔡珠兒劉昭儀書展分享美食世界

作家馬世芳擔任講座主持人 (主辦單位提供)
作家馬世芳擔任講座主持人 (主辦單位提供)
「從產地到餐桌,從飲食到文學」講座吸引許多書展讀者聆聽 (主辦單位提供)
「從產地到餐桌,從飲食到文學」講座吸引許多書展讀者聆聽 (主辦單位提供)
知名美食作家蔡珠兒(右)及「我愛你學田市集」創辦人劉昭儀在講座上進行與談 (主辦單位提供)
知名美食作家蔡珠兒(右)及「我愛你學田市集」創辦人劉昭儀在講座上進行與談 (主辦單位提供)

2023台北國際書展今天(2日)在紅沙龍區舉行「從產地到餐桌,從飲食到文學」講座,邀請作家馬世芳、蔡珠兒及劉昭儀擔任主講人,從書店與小農市集經營、竹筍的種類及挑選方式,聊到文學書寫的改變,與讀者分享對於飲食及文學的深刻理解。

 

「從產地到餐桌,從飲食到文學」講座,邀請作家馬世芳擔任主持,知名美食作家蔡珠兒及「我愛你學田市集」創辦人劉昭儀進行與談,暢談下廚以及將料理寫成文字的心路歷程,從餐桌上的菜色,思考食材產地、理解土地價值與城鄉關係,同時探討如何透過每日的飲食,勾勒成所謂的「飲食文學」。

 

三位講者以「年菜」進入主題,談及臺灣常見的食材冬筍,並分別介紹產地、價格、料理做法及時令等,內容十分精彩,在提到料理竹筍的味道時,蔡珠兒表示,其實不同文化對於味覺的要求也不一樣,像只要一感覺到筍子有苦味,臺灣人就會覺得是次品或糟糕的,可是像是泰國人就很喜歡吃苦筍,同時有一些苦味的筍,就很適合做緬甸式的魚湯或是泰式的湯品,其實可以乾脆將錯就錯,巧妙運用其中的苦味。

 

另外,聽到劉昭儀提及被姑姑鞭策中文系學生不該只寫吃喝的趣事,蔡珠兒認為,語言文字是一種境界與狀態,文字的語境是「炫」或「享」其實大有不同,自然輕鬆的分享更加真實,讀者也能感受得到;她也透露自己正在嘗試跳脫傳統中文系文字訓練的規範,希望未來的作品也能有更好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