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石虎列車到新竹獸,台灣藝文產業存在已久的創作權爭議

文:潘品潔(英國金士頓大學當代設計策展碩士)

當我第一眼看見衍序規劃與新竹獸創作權爭議的新聞,不禁又想起了江孟芝與石虎列車的報導。簡單回顧這兩件事情,江孟芝的石虎列車聚焦在於圖庫抄襲、字體侵權、龐大預算卻沒錢買圖片版權與字體版權的問題; 衍序規劃的新竹獸事件則在設計合作案的創作權、龐大預算卻無法給予藝術家合理報酬和尊重的問題上有所爭議。

大體上來說,我們可以從兩事件中總結出兩個討論的重點:

著作權的侵害

政府給予案件之金額分配合理性

無論是上述哪一項,都暗暗指出了藝文產業內一直存在的問題: 展覽、活動是一個集體創作,牽扯到的不只是策劃團隊、策展人、設計師個人,即便是獨立策展人接案,也會有許多相關產業的從業者參與其中,加上體制內時間與金錢的壓力,間接逼迫從業者選擇「最可行」而非「最恰當」的道路。下面將分享政府活動標案的流程,從中探討藝文產業體制下延伸的著作權侵害和酬勞分配性問題。

政府活動標案的流程主要可以粗略分成五個部分: 提案、簡報、執行、營運、結案。

首先,策劃團隊會先寫企劃,提案給政府主管機關。計畫中除了要有基本的活動主題、論述之外,有時候主管機關也會要求初版的場地設計、行銷宣傳計畫、文宣設計稿和活動的預算表。因此前期就需要依據企劃內容,設計活動視覺、空間風格,聯絡預計合作的廠商、設計師、藝術家等,並根據業內默認的報酬籌擬預算。

向評委報告企劃後,如果沒有被選上,前期的計畫就是付諸流水。有些案例中,政府會依據提案計畫給予補助,有些情況下則是政府在審定前就已明定整個企畫的補助金額。

當成功標案,策劃團隊便會開始執行企劃,像是與合作廠商、設計師、藝術家等正式洽談。由於提案時間與執行時間中間是有斷層的,合作對象可能會改變心意,甚至會出現很多不可抗因素。正所謂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一不小心就會超過預期的計畫,影響到的是策劃團隊或是的酬勞。換句話說

再來到了營運活動的階段,現場時常會需要因為一些臨時狀況,支出比預期還要高的費用,例如,若計畫中撤佈展時間若產生異動,往往就得增加租借場地的成本,而這些也都是策劃團隊得承受的事情。

最後到了活動、計畫結束,寫結案報告的階段。報告裡面除了需包含實際活動的內容、花費,也得紀錄行銷成果,例如與活動相關的新聞數量、觸及人數、社交媒體的營運成果,提交給政府機關審核、評估。

到底為什麼會發生侵權?

在整個案件開始計劃時,團隊的案件負責人、策畫團隊的每個人、中間的評委、正式合作的廠商、藝術家、設計師等都會以不同的方式參與設計決策的過程,從提案到執行階段,即使是一個小小的決定,都有可能產生侵權。舉例來說,當評委們或主管機關希望改設計,並期望在短時間內看見第二、三版設計時,策劃團隊能否聯絡上設計師,然後要求加班改圖呢? 實際狀況是,如果聯絡不上、合作中斷,很有可能就由策劃團隊中具備設計技能的人來接手改圖。

從一個宏觀角度來審視整個活動策劃、舉辦過程,侵害著作權,不只策劃團隊得付出責任,政府機關、負責評委和任何參與其中的人,其實都背負了一定的責任,而這也是整個藝文圈一直存在的體制問題,等待社會的督促與改革。

依賴政府補助還是靠賣票生存?

回頭來看標案流程,提案時,策劃團隊便會提交一份擬定的預算表,裏頭包含了各項費用,文宣打印費、大圖輸出費、演講嘉賓酬勞、場地租借費、場地施工費、器材租借費、行銷花費、交通費、運輸費、保險費、設計師費用等等,還有,請別忘記默默在展覽背後付出的策劃團隊人員的工資。政府檯面上支援的幾百萬,其實是一群工作者的酬勞。給予藝術家相對高的報酬,必定得委屈其他合作夥伴。除非,政府給予更多的補助,又或者是,靠賣票賺錢。

如前提及,政府在結案後,會依據活動成效有所評估,例如,活動是否成功宣傳政府希望傳遞的目標價值、觸及人數、相關產品之營收等項目,表現的好壞也就會影響往後對於活動的經費補助多寡。而從上述中也可窺見,所謂的表現好壞等於觀眾買不買單。

目前的情況來說,IP(Intellectual Property)展覽更容易使用賣票的方式達成收支平衡,因為它本身就聚集了一群忠實的消費者。對於這些忠實粉絲來說,可以看見自己喜歡的角色、動漫場景以真實比例出現在眼前的吸引力比票價的推力還要高,海賊王、吉卜力動畫特展,常常一張票可以賣至250左右甚至更高。相反來說,以藝術、設計、社會議題為主的展覽來說,賣票是比較吃虧的。賣了票,如果沒人看,沒有達到預期的宣傳成效,政府看不到經濟效益,很可能對於未來的企劃案補助就會降低。失去門票的收入和政府的支持,策劃團隊的未來發展可能就此受限。

藝文產業,不僅僅是大眾娛樂,也提供大眾教育的功能。試問如果沒有了穩固的研究、充足的時間與經費籌備,文化產業也只是流於膚淺,台灣的藝文產業該如何探究更深層的社會議題,並提升到為台灣推廣文化至其他國家呢? 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問題裡隱形的推手,無論是藝文產業內不合理的報酬分配、屢屢出現的著作權侵害行為,甚至是媒體新聞產業內被抱怨連篇的品質問題,批判的同時,你是否會為了他們的辛苦付出,而願意付費參與活動呢?

延伸閱讀
【美國大選後的世界】重塑美歐聯盟共同抗中,將是拜登大西洋政策的弦外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