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中戰略對話看兩岸交流

美國兩黨總統候選人日前的首次辯論充斥各種紛歧意見,少數的共同點即是對中國強硬態度。民主黨的賀錦麗說要確保美國贏得21世紀的競爭,共和黨的川普則強調要用貿易戰對付中國在美國市場的惡意競爭;雖然兩人在思考與手段上有所差異,但兩黨皆有共識,中國仍是美國未來十年地緣政治的戰略競爭對手。

美國兩黨競爭對中強硬的選舉策略時,不意味著讓美中對抗走向不可避免的衝突。8月底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應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的邀請,到北京再次進行高層戰略溝通。會議內容看似了無新意,有批評者認為沒有對話只是各說各話;然而蘇利文卻會見了中共軍隊二把手的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這是自2018年美國國防部長馬提斯會見中央軍委副主席許其亮以來的第一次,顯示兩國持續恢復有效的軍事溝通。

今年2月蘇利文演講時指出,與中國競爭不一定會導致衝突、對抗或新冷戰,美國會一面推動自己與盟友的利益與價值觀,一面負責地管理競爭,「在我們的利益需要時,美國與競爭對手對話、甚至合作已有幾十年的經驗。」

回溯冷戰時與強權蘇聯的對話經驗,美國不計較對抗形式,願意主動展開緩和政策。擔任總統前,尼克森是著名的反共主義者,卻在總統就職演說中強調,「經過一段時期的對抗之後,我們正進入一個談判的時代」、「溝通管道將是開放的」、「我們不能指望讓每個人都成為我們的朋友,但我們可以試著不讓任何人成為我們的敵人。」

尼克森採用國安顧問季辛吉「既要威懾又要共存,既要遏制又要努力緩和」的外交戰略,扭轉冷戰節節高升的緊張關係;即便緩和政策遭反對的鷹派批評僅換取短暫且無效的和平,但已向世界展現美蘇在核武議題上負責的管控,也向遙遠的和平邁出第一步。從1969年尼克森宣告以談判代替對抗,到1991年蘇聯解體,20年來經歷越戰、軍備競賽的美國,很清楚如何透過對話與談判的途徑來避免衝突對抗的升溫。

從季辛吉的緩和政策來看蘇利文的密集外交,華盛頓的去風險戰略並不代表單方面地討好中國,也不期待北京做出改變的決斷,而是要在相互依存、利益鑲嵌的競爭下,確保美國與盟友甚至全世界能朝向自由、繁榮與安全穩定發展。

競爭經驗顯示,對話和溝通仍是管理衝突風險的關鍵工具,也是累積信任的過程;縱使軍事、貿易戰、科技戰等無數次的談判未取得具體成果,誠如蘇利文所言:「沒有什麼可以替代實際上能夠坐在桌子對面,能夠聽到對方對關鍵問題的看法,對方能夠聽到我們對問題的看法。」

美中關係的格局無法全然套用在兩岸關係,美中對話經驗也不必然適用兩岸互動,畢竟兩岸綜合實力並不對等;但美中有戰略的競爭,兩岸也有各自的賽局對策。隨著美中關係的和緩,北京雖仍對台灣持續施壓,但並未拒絕對話的可能性。正如賴清德總統所言,透過穩定而有原則的應對,台灣也可在不對稱的情勢下扮演關鍵的角色,厚植各項實力達到和平的目標。

兩岸雖無法處理政治上的分歧,但都有各自內政現實的需要,只要能開啟雙方健康有序的對話與交流,即能在特定領域找到共同利益,形塑解決問題的可能與空間,進而合作。今年金門漁船事件的和平落幕,便是兩岸在務實層面尋找解決方案的例子。在缺乏正式政治互動的情況下,兩岸仍然可以通過技術性對話來處理具體課題,避免局勢進一步惡化。(作者為前海基會董事長)

看更多相關新聞
金融時報:美海豹部隊密訓 備戰陸侵台
美前聯國大使 籲台增軍費 成太平洋的波蘭
德國二艘軍艦進入台灣海峽 中共軍艦以夾擊方式監控
美國立陶宛戰略聲明 挺台灣國際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