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脫鉤到去風險 北京認為威脅性未減

七大工業國家集團(G7)領袖峰會21日落幕,針對中國帶來的經濟風險,聯合公報中明確指出「去風險」(de-risking)策略,取代受到爭論的「脫鉤」(decoupling)做法,分析則指出,儘管這個用詞看來較溫和,但北京認為西方對它的敵意並沒有減低。

美國加入歐洲對中策略 去風險取代脫鉤

「去風險」一詞近來成為歐美外交圈在提到對中關係時的熱門關鍵字。歐洲在4月率先拋出「去風險」的概念,說明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政府開始的「脫鉤」概念不可行,但仍尋求在經濟領域上降低對中國的依賴,來避免經濟脅迫或國安威脅。

拜登(Joe Biden)政府隨之採用這項說法,接著七大工業國家集團在日本廣島召開領袖峰會時公布的聯合公報也顯示,「去風險」已成為美歐日在應對中國風險時的共識,但專家解析,中國對此顯然不以為然,這個看起來較溫和的說法聽在北京耳裡只是換湯不換藥,認為西方要遏制它的意圖不減。

西澳大學(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伯斯美亞中心(Perth USAsia Centre)主任佛雷克(Gordon Flake)告訴澳洲金融評論(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說,「去風險是一個更容易接受的術語,定義較曖昧,聽起來可能不那麼可怕。」

他並說,相較之下,「脫鉤本身是一個可怕的說法,尤其對於商界來說,他們清楚地了解到,脫鉤實際上有多困難和災難性。」

降低對中依賴 歐洲率先喊出「去風險」

引起這股「去風險」旋風的是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她在和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一同訪問中國的前幾天,在3月30日的一項演講中率先使用了這個詞,為重新平衡歐中的經濟關係定下基調。

范德賴恩在這項演說中指出,脫鉤不符合歐洲的利益,實際上也不可行,並說歐中關係「不是非黑即白,因此我們的回應也不可能是非黑即白。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專注於去風險,而不是脫鉤。」

在這之後,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提到對中關係時,也都使用了「去風險」這個說法,顯示美國也認同這個策略。

「去風險」寫入G7公報

接著,這個新外交流行語正式寫入了G7聯合公報。 G7廣島峰會的聯合聲明指出,G7國家「脫鉤(decoupling)或是(將注意)轉向內需(turning inwards)」。「與此同時,我們認識到經濟韌性需要去風險和多元化。」

聲明並具體提到中國說,「我們將尋求應對中國非市場政策和做法帶來的挑戰,這些政策和做法扭曲了全球經濟。我們將打擊惡意行為,例如非法技術轉讓或數據洩露。」

東京慶應義塾大學國際政治學教授細谷雄一(Yuichi Hosoya)表示,G7的聯合公報採取了「非常平衡的作法」。

細谷雄一告訴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這種去風險而非脫鉤的方式是歐盟的首選,這意味著他們沒有採取美國對中國的『脫鉤』政策。」

他並說,儘管G7對中國使用了一些批評性措辭,但「我覺得他們得出的結論,可以被本次會議的大多數主要大國所接受。」

去風險成對中策略熱門字 北京認為敵意不減

各界關注,中國對這項被認為較溫和的說辭怎麼看?

根據中國外交部5月9日發出的通稿,中國外交部長秦剛在柏林和德國外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進行會談時表示,中方對德國和歐盟不尋求與中脫鉤表達讚揚,但他也做出警告,表示如果「以去風險之名行去中國化之實,就是去機遇、去合作、去穩定、去發展」。

路透熱點透視專欄作家史溫尼(Pete Sweeney)分析則指出,G7端出「去風險」策略,而不是尋求脫鉤, 然而,對北京來說,這並不代表這些民主大國對它的立場緩和,因為從實際的內容來看,北京看到的仍是G7在「阻礙其戰略產業,同時增加了國防預算。」

G7成員國日本和英國,以及以非正式成員出席廣島峰會的澳洲近來都宣布大幅增加國防預算。例如日本計畫,在2027年將軍費開支提高到國內生產毛額(GDP)的2%以上,以及修改戰後和平憲法來獲得打擊能力,使其武裝部隊更容易與美軍並肩作戰,目的就是針對中國和北韓可能的威脅。

此外,史溫尼指出,G7計畫促進基礎設施投資並增加對貧窮國家的債務減免,這可能會削弱中國在非洲、拉丁美洲和其他地方的影響力。

史溫尼分析說,隨著中國銀行在普遍違約的情況下撤回高風險開發貸款,北京在全球南方的影響力正在減弱。因此,對習近平來說,若什麼都不做,讓G7逕自尋求「去風險」,並不符合北京或中國企業的利益,在這個背景下,「去風險」這個看似委婉的說法其實更具威脅性。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G7劍指中國 為武力改變台海現狀劃紅線
G7廣島峰會 對中國達成「去風險」新共識(影音)
美國防助理部長:美中對話才能避免誤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