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迷你倉到電商物流解方,BOXFUL 如何從用戶需求挖掘轉型機會?

2015 年成立於香港的「BOXFUL 任意存」,瞄準香港地區地狹人稠、寸土寸金的特點,發展出個人迷你倉儲的服務,並且在 2016 年時,觀察到台灣都會區有一樣的商機,到台灣設立公司。

「『蝸居』,一個人住在都市裡小小的窩,是當代城市中人們的生活寫照,」BOXFUL 電商物流台灣總經理陳冠宇說,「我們的服務,初心是想活化消費對象的家裡空間。」

迷你倉貼心的「到府收送」,意外發現新需求

起初,BOXFUL 主要是為一般消費者提供「迷你倉」服務,包含貼心的到府收送,客人只需要上網預約,經過客服聯繫之後,會有司機專車到府上收走要寄放到倉庫裡的東西。「存放的東西,有衣物、不常用的露營用具、運動用品等等,但我們也發現,有些用戶是在放一些『存貨』。」陳冠宇指出。

BOXFUL 圖/資料照
BOXFUL 圖/資料照

 

經由 BOXFUL 團隊持續觀察也發現,在送貨回府上的過程中,有些用戶並未選擇送回原址,或者像搬家那樣全部送至新地址,而是送到多個不同地點,就像在出貨一樣。陳冠宇說:「這開啟了我們的好奇心,才發現,有一些中小型電商的業主,他們很難找到第三方業者願意出租一個小型的倉儲,所以選擇了我們。」

而隨著電商愈來愈蓬勃發展,更多網拍店家如雨後春筍般崛起,BOXFUL 轉而瞄準這個市場趨勢,提供品牌電商客戶一站式營運服務,「這些網拍店家通常在倉儲、物流方面的能力較弱,若上架於大平台,則會被抽取 8~30% 不等的佣金,成本不低。」BOXFUL 成長長葉瑜娟表示,BOXFUL 的解決方案可以為他們解決各種痛點。

BOXFUL 圖/BOXFUL
BOXFUL 圖/BOXFUL

 

瞄準中小電商業主痛點,推出「電商物流」服務

陳冠宇指出,團隊觀察電商企業客戶中最常見的痛點,就是「多通路整合」。

「做一個品牌電商,一定會想辦法上各大平台,接觸更多消費者,但這些來自四面八方的訂單,過去都要靠人力整理、發貨、再送物流。」陳冠宇說。他以一個夫妻兩人小本經營的電商業者為例,兩人日常的工作就是要把各個平台下單的訂單包貨,送給物流,「2 個人、4 隻手,時間幾乎都花在這些行政瑣事。」

為此,BOXFUL 打造一個物流後台系統,與各大線上開店平台、大型電商平台串接,將業者在每個通路的各筆訂單自動彙整至後台,方便用戶統一管理並查看所有訂單資訊,省去大量重複性工作的時間;物流方面也和超商物流、宅配物流整合,如此一來,品牌不用再多一道程序拋單給 BOXFUL 和物流公司,消費者下單後可由 BOXFUL 直接安排出貨。

BOXFUL 圖/BOXFUL
BOXFUL 圖/BOXFUL

 

下一步——轉型 WAASHIP「即服務」解方

除了讓出貨更加快速便利之外,BOXFUL 的系統也進一步電商業者在營運決策上的助力。今年 8 月,BOXFUL 推出「即服務」解方:WAASHIP,其名稱結合 WaaS(warehouse-as-a-service)與 Ship 兩個字詞,不管企業用戶有沒有租用倉儲空間,都能利用技術整合解決出貨痛點,在平台上整合訂單、物流、管理庫存,提高賣家的營運效率。

陳冠宇舉例,電商運營過程中,庫存控管也是重要環節,「尤其當品牌做活動時,一旦消費者進行搶購,訂單來回有時間差,很可能造成超賣。」他說,「如果消費者因此收不到貨,對品牌或會員的經營,都可能會留下負面印象。」

為解決這個問題,BOXFUL 的系統串接了商家的後台,讓商家擁有專屬的儀表板,還能智慧預警通知庫存狀況,協助商家評估產品的庫存水位。

此外,該系統也有即時成本分析的功能,讓用戶清楚了解自己還有多少庫存,價值多少錢,若是有效期的商品,也可以知道哪批貨快過期了,可能要進行適當的促銷活動,或者後續的報廢。「對業者來說,這些庫存都是錢,讓這些資訊清楚呈現,有助於他做營業或行銷上的決策。」陳冠宇表示。

陳冠宇說,BOXFUL 的使命是「storage makes simple」,希望讓儲存變得更簡單。近幾年發展出針對電商的服務,成為電商的後盾,協助其解決倉儲與物流問題,目前 BOXFUL 在台灣已有八成客戶為電商企業。

陳冠宇認為,BOXFUL 的業務轉型,僅僅出自於簡單的「用戶需求」,「服務的對象確實是跟我們剛進台灣的時候面貌很不一樣,但是我們的初心都沒有變過,使用者需要什麼、困難是什麼,我們就幫忙解決。」他說。

 

先行者不藏私

Q:從 2C 的業務轉變成 2B,經營思維有什麼不同之處?

A:我覺得最大的不同是在於溝通的頻率和應變問題的敏捷性。我們和 C 端的消費者接觸頻率和時間,大致就是落在使用服務前和使用服務的當下,以及最後結束使用的時候,所以每次溝通的節點通常都是過了一段時間才會出現。但是企業用戶不同,因為我們希望和企業用戶建立「夥伴關係」,加上電商是快節奏的產業,所以會需要傾聽他們每天的回饋,然後快速敏捷的回覆客戶的需求,以及面對市場的改變。

Q:電商的規模各有差異,BOXFUL 如何一一打中他們的痛點?

A:我們把各自的痛點都切出來。像是小賣家碰到多半是營運上的人力、物力、空間問題;中賣家則是想擴大通路、接觸更多消費者,那就需要多通路管理和經營,在這個階段也會有庫存和行政上的問題需要解決;大型賣家,他們重視風險控管,每個品牌電商都有自己的旺季,他們選擇我們不單純是想要外包行政或管理上的業務,更重要的是可以協助他們預判庫存、做風險管理。

更多報導
「我們不只是漢餅店!」百年老店郭元益拚創新轉型,跳脫喜餅框架
教司機控制咖啡因攝取、賦能貨主和車行,艾立運能要翻轉物流生態圈
做電商選品、打造外送品牌!精緻餐飲 MUME 如何在轉型同時強化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