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陽剛愛國片裡殺出重圍 《芭比》中國放映場次大增

好萊塢電影《芭比》本月21日在中國上映,據中國票務網「貓眼」計算,《芭比》中國票房已超過1.35億元人民幣(約1883萬美元、約6億元台幣),在中國滿滿愛國主義與男性主導的動作片裡相當顯眼,讓中國觀眾有機會思考一下性別平權與刻板印象的議題。

《金融時報》29日報導,《芭比》(Barbie)探討了女權主義、父權社會和男性陰柔的一面,一名讀法學的24歲女學生菲菲受訪表示,這部片令她相當感動,一週內去電影院看了2次,「我從小就活在壓力之下,感覺什麼都要會、什麼都要好,但這部電影讓我頓悟,其實我不用對任何人證明我自己」。

分析人士說,《芭比》在中國一片愛國與陽剛動作片裡的票房格外亮眼,因此中國各地電影院的《芭比》場次都在增加;中國票務網「貓眼」的數據顯示,《芭比》的放映場次在上映首日是9673場,到了27日已增加到3.6萬場。

根據 IMDb,截至28日,《芭比》全球票房為4.95億美元。「貓眼」統計《芭比》在中國票房已超過1.35億元人民幣,雖不及前一週上映的《不可能的任務:致命清算 第一章》票房3.12億元人民幣,但已經超過《黑豹2:瓦干達萬歲》的1.06億元人民幣紀錄。

今年上半年,中國上映的電影總票房約為37億美元,美國則是45億美元。不過,中國一直在推動國片,去年中國票房最高的10部電影,只有2部是好萊塢出品。一些中國票房超級猛的中國片,則被影評人士譏諷是大內宣影片,例如講述共軍在韓戰之神勇壯烈的《長津湖》。

想要在中國上映,好萊塢片商經常必須和中國審查機構談判。《芭比》裡有一張地圖似乎迎合了中國聲索南海海域主權而自畫的「九段線」,批評者指責片商藉此來討好中國,越南更下令禁播《芭比》。

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教授朱影說,芭比是中國消費者也熟悉的全球偶像,「《芭比》一片裡的女權主義很討喜,但沒有顛覆性……本片裡沒有任何內容會讓鎮壓過性別平等運動的政府感到不安」。

哥倫比亞大學兼任助理教授、關注中國女權的學者洪理達(Leta Hong Fincher)也認為,《芭比》確實沒受到中國審查機構的注意,「在中國,還沒有哪個這麼明顯是女權主義的東西能有如此強大的商業吸引力」。

終於發現這個社會厭女

洪理達著有《剩女:中國性別不平等死灰復燃》(Leftover Women: The Resurgence of Gender Inequality in China),她認為,《芭比》在中國可以如此受歡迎,是由於中國年輕世代現在更強烈意識到社會裡的性別歧視和厭女傾向。

中國實行了30多年的一胎化政策,導致許多父母重男輕女,全國各地都有針對性別的選擇性墮胎,而此政策到2016年才正式廢除。現在,仍只有很少女性能在中共體制裡擔任要職;中國最高權力單位──中共中央政治局──七個常委全都是男性,包含習近平。洪理達說,對中共而言,傳統性別角色在政治上是重要元素。

《芭比》也引發一些中國LGBT+的共鳴。一名出櫃的29歲劇作家說,《芭比》給了他在公眾場合穿粉紅色上衣的勇氣,他說他多年前買了一件粉紅色襯衫,但沒有勇氣穿出去,「父權社會正在影響每個人、壓迫每個人,無論你是男是女」。

更多太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