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動車打到豬肉 中國擬對歐盟進口豬肉進行反傾銷調查

據中國《環球時報》英文版25日報導,中國企業擬向商務部申請對進口自歐盟的豬肉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彭博新聞》指出,這是中方透過官媒發出的暗示,中歐貿易緊張近期加劇,25日在七國集團(G7)財長會議上;G7成員國表示,必要時會考慮「適當措施」來促進去風險和供應多元化。

《彭博新聞》報導,據中國《環球時報》引述一名商界消息人士的說法,中國企業擬向監管單位申請對歐盟進口豬肉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據中國海關數據,中國去年共進口155萬噸豬肉,略超過一半來自歐洲,以西班牙最多,對中國出口了38.2萬噸豬肉。

除了豬肉,中國今年1月已對歐洲進口白蘭地發動反傾銷調查。

歐盟正調查中國的電動車補貼狀況,並將於6月初以前決定是否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隨著日子逼近,中國施壓的動作也變多。

數天前,《環球時報》採訪一位中國汽車專家,該名專家呼籲對歐洲碳排輛高的汽車加徵關稅,這將打擊賓士(Mercedes-Benz)、BMW等歐洲車廠;歐盟中國商會稱,稅率最高可能被調升至25%。

G7財長公報口頭圍剿中國

《彭博新聞》指出,中歐貿易緊張加劇,歐洲現在似乎跟隨美國腳步,關注中國將生產過剩而滯銷的產品傾銷至世界市場,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本月訪歐,不過似乎對緩和局勢沒有太大幫助。

25日G7財長及央行總裁在義大利的會議結束後,發表了一份公報,點名中國影響了市場經濟,「我們對中國使用損害勞工、產業和經濟韌性的非市場政策和措施表達關切,將繼續監控產能過剩的潛在負面影響,並考慮採取行動保障公平競爭環境」。

《彭博新聞》稱,G7財長公報的措辭,暗示G7成員可能採取集體報復性政策,「必要時會考慮適當措施來促進去風險和供應多元化」,不過,對於局勢要升級到何種程度,G7目前看法仍不一;英國財相韓特(Jeremy Hunt)受訪時稱,英國不急著行動,「確保世界不會在無意中陷入保護主義,這非常重要」。

更多太報報導
法總統24年來首對德國是訪問 備戰歐洲議會及美國大選後局勢
美將對中國電動車徵100%進口稅 馬斯克稱「不贊成」
美國8月1日起開始對中國電動車、電池、晶片加徵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