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囍宴》、《盛夏光年》到《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台灣BL劇與男同志劇有何相似與相異?
文:陳昱宏(Leon Chen)
「台灣BL劇」這個詞彙從2016年之後開始出現,並逐漸成為台灣影視圈裡面一種熱門的類別,舉凡像是電視偶像劇、電影甚至是八點檔連續劇中,都會看見有男男CP配對的橋段身影。
但其實,在台灣BL劇出現之前,台灣就有男同志影劇相關的作品出現,那到底男同志影劇算不算是BL劇呢?台灣BL劇的脈絡又是從何開始界定?本文試著從觀看台灣BL劇文本內容本身,來探討與過往台灣男同志影劇內容呈現上的融合和差異。
台灣接觸BL劇脈絡的起點:日本與泰國
那到底台灣BL劇的脈絡要從什麼時候開始算起?過往的男同志戲劇能不能放在台灣BL劇的脈絡下檢視?我認為要回答這些問題之前,可以先從亞洲BL脈絡的起源「日本」和出產BL劇數量為大宗的「泰國」開始說起。
在Alizabeth娘娘2020年對於泰國BL劇的研究中有提到,泰國第一部有男男戀故事線的電視劇,是在2004年由泰國電視台所播出的《愛在8009》,內容中把兩個百分之百的直男,也就是只喜歡女生的異性戀男性,直接講述成男男之間的愛情故事,也就是兩個直男相愛而成為伴侶的劇情。
與台灣早期的同志真人作品,例如《孽子》、《囍宴》、《盛夏光年》或是《十七歲的天空》等,這類擁有男同志身份認同的故事設定不太一樣。根據Alizabeth娘娘的研究指出,華人觀眾接觸泰國BL劇的經驗中,是直接在線上觀看泰國BL劇,並透過中國字幕組的翻譯,幫助泰國BL劇的跨國流通。
那麼日本呢?根據文字工作者張資敏在2021年發表的網路文章中有提到,在2007年日本深夜真人連續劇,《戀愛診斷》之「翼之碎片」(恋愛診断「翼のカケラ」)曾有短短數集以BL為主題,但並非常態。之後,日本開始陸續出現《給未來的你》(いつかの君へ)、《愛的回聲》(愛の言霊)等BL作品改編的真人電影,不過當時影視化作品仍偏好不會讓觀眾強烈意識到「男體」及「性慾」的題材。
日本早期製作方改編的BL真人作品,電影製作規格小、上映廳數少,其題材、表現方式、宣傳、流通等方面策略仍普遍保守。不過到了2018 年,日本朝日電視台罕見地推出以BL為主題的連續劇《大叔的愛》,是首部戀愛關係的主要角色全為男性的電視劇,《大叔的愛》獲得空前迴響,並拿下「第97屆日劇學院賞」六個獎項,可以說是日本BL影視作品的重要里程碑。
從上面的資料中可以知道,對台灣而言,要接觸到發展起源較早的日本或泰國BL劇,需要透過網路來收看或下載,根據Alizabeth娘娘的研究指出,華人觀眾接觸泰國BL劇的經驗中,是直接在線上觀看泰國BL劇,並透過中國字幕組的翻譯,幫助泰國BL劇的跨國流通。也就是說,從BL劇的流通來看,網路是奠定台灣接收跨國BL劇的主要管道。
另一方面,根據三立新媒體研發中心報導指出,即使現代風氣已逐漸開放,要在台灣電視台黃金時段推出BL戲劇,仍有一定的困難度,因電視其公開、闔家觀賞的特性與必要的分級制度,導致BL劇較難在電視上播出,而OTT影音平台則無需面臨此種限制,使用者可以在手機或電腦上觀賞自己有興趣的內容。因此,到底台灣BL劇的脈絡要從何開始界定?我的答案是,從「網路劇」開始。
台灣BL劇的脈絡要從何說起?
台灣第一部有出現男男戀情內容的網路劇,為2015年的《同樂會》,是LINE TV首部自製網路劇。於2015年12月4日起,每週五中午12點於LINE TV上架首播,這部劇主要是講述六名年輕人在台北共同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的故事,其中有包含由利晴天飾演的Alex,以及陳景煬所飾演的Benny,為一對交往六年的同志情侶。
之後到了2016年之後,以製作方內容的宣稱定位來看,台灣的BL劇才開始正式進入發展,主要台灣代表的作品有原CHOCO TV (現已併入LINE TV中)製作發行的History系列,有意思國際傳媒製作的WBL(We Best Love)系列等等。
其中,觀看這些BL戲劇的過程中,我發覺雖然BL劇和男同志戲劇的脈絡起源並不一樣,但發展到現今的階段,從文本本身來看,兩者之間有些相似也有些仍然相異的地方。而同時身為男同志和腐女的Cocome,曾在性別力發表過現今台灣存在所謂的「泛BL化」現象。
當中提及的四個泛BL化因素歸類為外在因素,分別是腐圈與男同志族群的同盟關係、商業導向媒體的推波助瀾、環境對於同志平權議題討論提升,和BL文本中的同志烏托邦色彩,而造成現在台灣影視產業中,BL橋段與男男CP配對比過往更加興盛,以及觀眾覺得BL作品和男同志作品越來越相近的原因。
然而,我在觀看台灣BL劇和過往台灣男同志影劇的內容時,發現除了Cocome所提到的外在因素之外,兩者的內容在呈現上,除了原先的差別之外,也開始有了相似之處,以下我將以自身觀看內容的角度,來解釋台灣BL劇與男同志影劇的融合與差異。
台灣BL劇與男同志影劇的融合與差異
親密畫面中的呈現
在親密畫面中的呈現上,我想藉由「慢動作」和「配樂」這兩個要素來做說明。「慢動作」和「配樂」要素指的是在台灣製作方宣稱的BL劇中,可以觀察到每當男男主角有些曖昧、接吻,甚至是上床前戲的橋段出現時,便會有慢動作臉部特寫,搭配營造甜蜜浪漫氛圍的音樂出現。
而過往的男同志影劇,雖然也有臉部特寫的呈現方式,但在營造氛圍裡,卻多以一般速度進行,有時會沒有配樂,而就算有配樂也並非營造甜蜜浪漫氛圍的配樂。
例如,2003年的公視監製的男同志電視劇《孽子》在親密關係的呈現上,會不用配樂(只有兩人的親吻喘息聲),或是用聽起來較為沉重的弦樂作為呈現上的襯樂。
而我想舉例並推薦大家觀看的另一個例子,是在2017年製作方宣稱由真人真事改編的男同志網劇《紅色氣球》,在觀看這部劇的親密畫面時可以發現,在親密關係的呈現上,有著「慢動作」加上營造甜蜜、感人氛圍的「配樂」,例如劇中的插曲〈框不住的愛〉、〈Stay With Me〉等,也因此在觀看時,會有營造BL劇浪漫氛圍的感受,這也是為什麼會有些觀眾會認為《紅色氣球》是BL劇的原因。
色調、燈光和濾鏡的呈現
在觀看台灣BL劇的內容呈現色調中,會有一種像是濾鏡美學的呈現方式,除了在冷暖色調、亮暗度上的運用之外,還有就是對於「濾鏡」(Filter)的使用,所謂的「濾鏡」除了是指軟體或App中特定效果(Effect)和預設(Preset)之外,還包含像是燈光的操作、演員本身的化妝效果等等[1]。
以早期的台灣男同志電影來說,在亮暗度和燈光上的呈現,會看到陰影的呈現明顯程度,也就是所謂對比度(Contrast)高,而這樣的呈現方式,採用了如現實生活般樣貌的現場光(Practical Lighting)。除了增添戲劇中,對於觀眾觀看更貼近現實光源的「寫實」呈現之外,也營造了當時男同志面對社會環境的黑暗與壓抑氛圍。
2004年推出的同志浪漫喜劇電影《十七歲的天空》中,即使內容跳脫於當時多數同志電影的悲苦情懷,但在親密場景的燈光呈現上,仍採用貼近現實光源的現場光作為整體電影的營造氛圍,即使有額外打光的場景,依舊是高對比度,也就是明顯看得到陰影的呈現方式。
而現今的台灣BL劇,會發現使用高調燈光(High-Key Lighting)這樣明亮調性的燈光來消除陰影,在整體畫面的呈現上,更多了「濾鏡」(Filter)效果的套用風格,來營造出非自然或非寫實燈光下的唯美夢幻。
常見的有以冷色調和降低對比度調整的「日系濾鏡」,和透過影像參數調整來讓肌膚呈現暖色調的「韓系濾鏡」,然而在製作方宣稱的男同志作品中,也開始有運用高調燈光(High-Key Lighting)來作為畫面呈現方式的現象,例如,台灣同志劇《紅色氣球》以及台灣男同志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等等。
故事背景「現實元素」的添加
所謂的「現實元素」指的是在戲劇中會加入一些過去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事件,例如,男同志電影《盛夏光年》中的921地震橋段、台灣同志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的解嚴橋段和台灣同志劇《紅色氣球》中的SARS報導新聞廣播等等,都是現今「現實元素」的例子。
另外,就是在拍攝時所呈現明顯的「同志地景空間」,根據台灣同志熱線創辦人喀飛,在《台灣同運三十:一位平權運動參與者的戰鬥發聲》書中提到,相較於到處都是的異性戀空間,同志空間的存在,在早年社會風氣尚未開放時,更顯得稀少珍貴與重要。例如,台灣同志劇《孽子》中的台北市新公園(現今名為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以及男同志電影《十七的歲天空》中的西門紅樓地景。
從觀看內容上解讀的延伸與限制
從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到目前台灣BL劇中的場景,拍攝的場景尚未有「現實元素」的參與,對於觀看BL劇的觀眾而言,可以是發生在任何一間校園、餐廳和住處。
除非曾經去過或知道這些場景,不然不會與特定的時代脈絡或是地景產生連結,也就增添了虛幻與浪漫愛的氛圍,創造不在現實中的BL世界,而這也是目前為止在台灣BL劇與同志作品中,除了製作方宣稱之外,還能分辨出差異的要素,也許之後的作品也會有台灣BL劇置入這些「現實元素」的可能[2]。
最後,從作品內容本身角度來解析,也許還有其他的因素可以列舉與討論,但我在此所要強調的是,在判斷和認知上,雖然站在觀眾的立場上,會以觀眾本身的生命經驗與想法,作為主要分析是BL劇還是男同志作品的依據。
但除了觀眾的立場之外,仍需考量到作品內容本身呈現的差異,甚至是本文尚未提及的副文本,例如宣傳、預告或花絮等等也可以納入探討。本文僅以我從觀察文本內容本身的呈現,來梳理泛BL化下的內容差異,也提供給想要了解BL劇和長期觀看BL劇的觀眾一些想法和參考。
延伸閱讀
「慢性疲勞」分為心脾兩虛、肝鬱氣滯、氣滯血瘀三大類型,中醫教你對症下藥
她是奪下《廚神當道》冠軍的「盲眼廚師」,曾因母親為她準備的越南式午餐而感到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