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4hr快閃倒3天深入訪問 蕭茲二次中國行求平衡

今年是中國與德國建立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的10周年,德國總理蕭茲選擇從周日起展開為期三天的中國訪問,包括西門子、賓士、BMW等德國知名企業高層全都隨行,顯見德國企業對於中國市場的重視。德國去年對中國的直接投資再創歷史新高,達119億歐元,但在「去風險」政策方針下,雙邊貿易總額下降了15.5%。面對當前有高達5千間德國企業深耕中國的情況下,蕭茲這趟訪問,試圖在加強合作與降低風險之間,尋找平衡。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德國總理蕭茲周日(4月14日)清晨抵達重慶,展開為期三天的中國訪問。這是他就任總理後的第二趟中國行,對北京當局來說,更是今年第一位到訪的西方大國領袖,北京當局也鋪開紅地毯熱情歡迎。

蕭茲先是來到德國博世(Bosch)集團與中國慶鈴汽車在重慶合資成立的氫動力工廠參觀,還與重慶市委書記袁家軍會談,周一更馬不停蹄搭機抵達上海,與同濟大學師生交流;緊接著還將會轉赴北京,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面對面交流。

總計三天的緊湊行程,與17個月前,蕭茲首趟中國訪問不到24小時就快閃,明顯看到在當前全球地緣政治緊張情況下,蕭茲試圖加深對中國認識的態度。

德國漢堡港口與物流股份公司董事長 安吉拉提茲萊特(Angela Titzrath):「我認為這次訪問發出一個強烈信號,那就是:應對危機時不能缺少對話與會議。」

包括賓士、BMW、拜耳、默克等多家德國知名企業高層,這次隨著蕭茲來到中國,清楚展現德國企業對中國市場的高度重視。

德國西門子公司CEO 博樂仁:「人們總是在尋找那些正在推動創新、發展迅速的市場,而中國就是這樣的市場。中國不僅是我們在產業技術應用上的最大市場,同時也是最具有創新力的市場之一。」

然而與蕭茲同行的內閣成員,卻不是過去常見的貿易或經濟官員,而是環境、農業與交通部長,這似乎暗示,德方有意從過去高速發展的中德經貿合作,慢慢轉移到氣候變遷等領域。

實際上,德國去年七月公布的首份中國戰略報告,已正式把「去風險」與「降低對中國依賴」列為總體目標。

德國外長 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2023.07.13):「我們不想與中國脫鉤但希望盡可能降低風險。因此,高度依賴中國市場的企業,未來將越來越需要自己承擔財務風險。」

再加上大量中國電動車,當前正挾著價格優勢,致力進軍歐洲市場,這對於以汽車產業作為核心的德國來說,雖然有可能在相關汽車零件出口中國上獲利,但在整車銷售上,卻也遭遇來自中國的嚴峻挑戰。

例如對移居德國30年的華人來說,過去獨鍾的賓士等歐洲車已成舊愛,中國電動車才是新歡。

德國車主 張岳︰「中國電動車綜合從性價比考慮,還是我的首選,甚至很多德國人的首選。現在德國很多人都在考慮買中國電動車。」

但在歐洲總體的普遍認知上,中國電動車的知名度仍相對欠缺。例如早前一項針對德國近2000名車主的調查,對於比亞迪這間僅次於特斯拉的中國電動車商,認識的民眾比例竟然只有一成。

此外,歐盟當前已對中國生產的電動車,發起反補貼調查,最快有可能從今年7月開始加徵關稅;歐盟官員近日還預告,將對運往歐洲的中國風力渦輪機,展開反補貼調查。

法國經濟財政部長 勒麥爾(Bruno Le Maire)(04.08):「我們正夾在美國的保護主義,以及中國產品以低價進入歐洲市場風險之間的關鍵時刻。」

儘管北京當局上周派出商務部長王文濤,先後訪問法國與義大利,試圖降低歐洲當前瀰漫對中國的不信任感,說服歐盟不要在電動車與清潔能源上,對中國產品豎起關稅壁壘,但成效仍待觀察。

至於蕭茲這趟中國行,能否在「去風險、同時不要脫鉤」的政策方向上,與中方達成什麼樣的共識或成果,備受外界關注。

德國總理 蕭茲:「我們強烈譴責伊朗的攻擊,並警告不要進一步升級。」

然而,伊朗在中東地區製造的危機升級,卻讓蕭茲這趟中國訪問備受干預,不但記者會上的關注焦點偏離,蕭茲原定的乘船遊覽長江以及重慶市內行程也緊急取消,趕忙返回飯店與G7領袖展開視訊會議。

在中東事態尚未完全平息下,蕭茲接下來與習近平的會面,能否繼續聚焦在原訂議程上,也存懸念。

更多 TVBS 報導
不顧安全疑慮 德國總理加入TikTok上傳影片
中德難脫鉤 蕭茲率企業團訪中 將會習近平
德總理急訪中東阻以攻拉法 質疑如何撤百萬難民
德國總理蕭茲赴美當說客 籲美國會盡快通過援烏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