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節島」社會崩潰之謎 新研究:可能不是因耗盡資源

2012年8月,復活節島的摩艾石像。美聯社
2012年8月,復活節島的摩艾石像。美聯社


以「摩艾石像」聞名的南太平洋「復活節島」,至少在900年前開始有玻里尼西亞人的海洋分支民族在此定居,到了18世紀初人口開始大幅減少。過去研究稱,復活節島是因為島民數量超出自然資源負荷能力,但最新研究顯示並非除此。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復活節島(Easter Island,或更應該稱「拉帕努伊」Rapa Nui)的社會結構究竟如何崩潰,一直是考古專家辯論主題。美國生物地理學家戴蒙(Jared Diamond)在其著作《大崩壞:人類社會的明天?》(Collapse,繁中譯本由時報文化出版)裡,就把復活節島作為一個資源有限導致人口減少、生態系毀壞、社會內訌到破壞文化的啟示案例。

但也有一派認為,復活節島上的民族創造了一個可持續的生態系統,讓人口維持數量少但穩定持續的繁衍,生生不息過了幾個世紀,直到開始與歐洲殖民者「接觸」(坦白說就是入侵)。

本月21日發表在期刊《科學先端》(Science Advances)的一篇新研究指出,透過新的衛星技術,「過去15或 20年來收集到的證據,都開始影響對復活節島社會崩潰的解析」。

目前屬於智利的復活節島,距離最近有人類居住的皮特肯島(Pitcairn)約2000公里遠,距離南美洲有3700公里遠。復活節島面積約163平方公里,比美國華盛頓特區略小,和台灣南投縣埔里鎮差不多大。

復活節島原民使用自己獨特的開墾方法,將粉碎的岩石鋪蓋在田地上,添加肥料和水分,提高土地生產力,這種方式稱為「岩石敷蓋」(rock mulching)。過去研究顯示,復活節島岩石敷蓋的田地約4.3至21.1平方公里,最多可以餵養1.7萬人,2013年2月一份研究認為島民可能耗盡了島上資源,開始崩壞。

哥倫比亞大學氣候學院的博士後研究員戴維斯(Dylan Davis)和團隊根據衛星收集的短波紅外線(SWIR)影像和近紅外線資料,來分析復活節島的岩石敷蓋田地範圍;短波紅外線掃瞄土壤水分和礦物質變化的能力非常好。

他們發現,復活節島曾施做岩石敷蓋的面積,應該只有0.76平方公里,頂多養活2000人,如果加上漁業活動,估計最多可以維持約3901人的人口數。

2022年11月27日,復活節島的摩艾石像。據說每個石像都代表著一個祖先。美聯社
2022年11月27日,復活節島的摩艾石像。據說每個石像都代表著一個祖先。美聯社

也就是說,復活節島的人口並沒有外界過去想像得那麼多。2013年2月那份認為島民耗盡資源的報告作者、紐西蘭奧克蘭大學考古學教授雷弗杰(Thegn Ladefoged)說,他們過去研究時,沒有短波紅外線數據可用,既然新數據顯示岩石敷蓋的面積比之前估計得低這麼多,「我同意他們的觀點,復活節島在被殖民前可能沒有發生生態滅絕,在那之前也沒有人口崩潰」。

可能是被歐洲殖民者帶來的疾病害慘

復活節島上最多曾有800多個巨大石像,這是人們認為島上曾有上萬人居住的原因之一,認為要搬動這樣大的石像,需要很多人手。但2022年1月一項研究發現,搬動這些巨石需要的人力可能沒有想像中多;人們也以為島民大量砍棕櫚樹是為了要清理搬動石像的路線,不過2017年1項研究已指出,他們砍樹、燒棕櫚都是讓土壤更肥沃的方法之一。

報告主筆戴維斯說,沒有證據顯示曾有多達上萬人居住在復活節島,「歐洲人第一次和拉帕努伊島民接觸時,他們也只估計島上約有3000至4000人,而且還說他們精神都很好。因此,當地真正的人口崩潰應該是發生在與歐洲人接觸之後,可能是因為接觸到外來疾病而導致的」。

不過,未參與這份研究的美國維吉尼亞聯邦大學(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人類學教授史蒂文森(Christopher Stevenson)則表示,這份報告的分析過程中,使用了機器學習模型(machine learning model)來進行分析,雖然研究團隊有手動檢驗模型,認為準確率達83%,但「沒有明確展示他們怎麼處理複雜的數據」,因此認為可信度還有待研究。

更多太報報導
今年世界醜狗大賽冠軍是牠!8歲北京犬勵志故事曝光
原本要蓋雷達站 希臘克里特島山頂發現4000年前神秘輪狀建築
馬雅文明活人獻祭祭品非女人 DNA檢驗首曝「全是小男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