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商工美展作品用AI 學者:應具智慧財產權概念

(中央社記者趙麗妍、黃國芳台中2日電)新北復興商工師生美展首獎作品因使用人工智慧(AI)繪圖遭取消。學者們認為,AI使用已是勢在必行,重點應是教育學生正確使用AI,創作屬於自己的作品並具備智慧財產權概念。

東海大學創意學院院長許和捷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訪表示,AI使用是勢在必行,AI對於傳統設計教育是一個改變並非衝擊,設計的方法需要改變。

許和捷指出,作者須具備紮實傳統美感的訓練以及創新的頭腦,否則AI要是畫錯則無從判別,最重要必須具備智慧財產權的概念,所有競賽都是如此,一旦有人檢舉,必須承擔責任。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盧詩韻教授表示,比賽時宜應明確規定創作媒材,避免學生混淆;可將AI視為創作的合作夥伴看待,鼓勵將其用作流程工具之一,而不是用於產生最終的設計成果。藝術學系需重新審視創作定義,視之為人與技術共同參與的結果。強調創作不僅是意念展現,也是技術介入形塑的過程,AI創作也屬藝術範疇。

盧詩韻說,用肉眼很難辨識學生作品是AI,恐需開發新工具或透過創作過程透明化確認原創性。採用限定媒材、手作的作品、寫下聲明書並非AI創作或現場創作等;若學生用AI作品應試入學,可調整入學標準,強調創作過程的重要性,並設立相應評估機制,也應培養學生對原創性的理解與尊重。

台中教育大學教育資訊與測驗統計研究所教授李政軒表示,面對生成式AI,不是一味地防弊,而是如何提升孩子AI素養,合理、負責任地善用AI工具,與AI合作共創,產生新的學習模式。

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學系主任謝其昌說,重點不在於禁止學生使用AI,而是教育學生正確運用AI的態度;目前日常生活幾乎都要運用科技,因此,應教導學生正確學習態度,可以運用AI,但應創作出屬於自己的作品。

嘉大副校長、音樂系教授張俊賢指出,樂曲演奏方面,大眾習慣現場演奏,AI在短期內影響不大;至於樂曲的創作,即使是學生透過AI編曲,不是學生個人所構思編曲,專家從中也會聽得出來,同時這更是一種欺騙行為。

至於學生想運用AI作品應試入學,張俊賢說,一般學生應試入學,當場會提出一項作曲的題目,由應試學生進行現場創作,這部分AI很難幫得上忙,可以說幾乎不可能。(編輯:郭諭儒)113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