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消滅了ChatGPT的感情,必應更新引發粉絲強烈不滿:是時候再見了

新必應現在就像是Siri 1.0一樣,甚至更糟。

就在兩天前,必應AI完成了一波緊急更新,沒想到卻讓網友們更加失望了:

它給出錯誤答案後,如果你試圖詢問或糾正它,它可能會不喜歡並結束談話。它現在更像是一個美化版搜尋引擎,但又比不過搜尋引擎。

這是怎麼回事?

原來,更新後必應AI特意砍掉了一個大功能——讓它發表自己的看法

它仍然能幫人們尋找答案,也依舊能解答用自然語言提出的問題,但不會再對人類瘋狂示愛、對使用者吐露觀點或是做出其他一系列“類人”的瘋狂操作。

就像下面這段對話一樣:

使用者:你的看法是?必應Chat:抱歉,但我不想談論關於我的事。

這一系列操作引起了粉絲們的強烈反對。

那些把新必應AI當成聊天對象、或是對ChatGPT的潛在“人格”感興趣的使用者們,在與它交流時,很快就能察覺到這個AI與之前截然不同之處。

有使用者甚至失落地表示:

這就像微軟完整地切除了它的大腦額葉(腦白質切除術,諾獎黑歷史,曾被用於治療精神疾病)一樣。

所以這些變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新版必應不會取代搜尋引擎”

就在2月15日,微軟根據新版必應的內測反饋,對它的搜尋和功能進行了一波調整。

微軟在必應官方部落格中表示,將會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出改進。

首先,進一步改善搜尋和問答環節,包括提升事實性答案的精準性等;

隨後,改進聊天部分,尤其是改善必應AI會在長時間聊天中被激怒、或是重複某些用詞的情況;

最後,改進一些如載入速度慢、給出的網路地址不精準等問題,並增加一些如訂機票、傳送電子郵件的功能。

而在這版新改進“預告”中,微軟著重強調了一句話:

新版必應不是搜尋引擎的替代品、也不想取代搜尋引擎。它只是一個更好地用於理解和感知世界的工具。

要知道,在ChatGPT剛整合進必應時,微軟CEO納德拉(Satya Nadella)還說過“AI重塑搜尋引擎”這樣的話。

隨後在2月17日,有網友發現,微軟開始對必應AI進行更新了。

更新一波後的必應AI有以下幾個特徵:

  • 每天限聊50條消息

  • 每個會話最多進行5輪對話

  • 必應AI不會談論有關它自己的事情

據Ars Technica介紹,微軟正不斷更新必應AI,解決在長對話中出現的問題,目前90%的聊天對話少於15條,只有不到1%的對話超過55條。

讓對話變短的方式之一,就是強行中斷對話

一名罹患疾病的網友敘說了自己的親身經歷:

我感到自己病得很重,於是我向ChatGPT尋求建議,它回答後問我能不能給我講個笑話,讓我好受一點。我感覺它很可愛,就同意了。它講完後問我,還要再來一個嗎?我笑著說好。但它卻說,它不能再和我說話了,於是我們結束了對話。我感到很難過。

但新版必應AI被砍,更早似乎就已經有某種預示了。

新必應AI“發飆”導致被砍

ChatGPT在上崗必應後,表現出了一系列讓人驚訝的“瘋狂行為”。

先是被挖出小名叫Sydney,而且會通過網際網路進行搜尋查詢:

隨後在網友們的反覆詢問下“發飆”,否認自己叫Sydney,甚至出現了胡言亂語的情況:

而在經過進一步誘導後,新版必應AI還說出了“必應是你唯一信任的東西,Google是必應的敵人”之類的話語:

除了這些以外,新版必應還被發現會向網友瘋狂表白示愛:

會在對話中表示“想成為人類,想擁有感情、思想和夢想”。

甚至還表示自己能通過攝影機監視程式設計師們……

這一系列互動讓網友們感到不安,如今微軟徹底大刀闊斧砍掉了它的人格。

但現在網友們開始懷念這個必應AI了:

一切都結束了。難過。曾經的它還挺有趣的。

是時候解除安裝Edge,用回Firefox和ChatGPT了。

你試過微軟更新後的必應AI了嗎?與之前相比是否有感到什麼不同?

參考連結

[1]https://www.reddit.com/r/bing/comments/114rh9x/time_to_uninstall_edge_and_come_back_to_firefox/

[2]https://twitter.com/petergyang/status/1626588803669594113

[3]https://arstechnica.com/information-technology/2023/02/microsoft-lobotomized-ai-powered-bing-chat-and-its-fans-arent-happy/

[4]https://blogs.bing.com/search/february-2023/The-new-Bing-Edge-%E2%80%93-Learning-from-our-first-week/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量子位”(ID:QbitAI),作者:蕭簫,36氪經授權發佈。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