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文作品涉違國安法 香港粵語保育組織停運

(德國之聲中文網)香港粵語保育組織「港語學」週一(8月28日)在其官方網站及社群媒體平台宣布,因該組織2020年舉辦的廣東話徵文比賽中,有1篇參賽作品被指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遭香港當局要求下架;基於安全考量,決定解散並停止所有運作。美聯社指出,這是香港侵犯言論自由的最新例證。

現旅居海外的「港語學」主席陳樂行在該組織的執笠(結業)公告中表示,香港國安處人員22日在沒有搜查令的情況下,進入其家人住所進行搜查、問話,要求面見陳樂行本人、並下架該組織3年前所辦「中西區廣東話徵文比賽」的1篇小說。

陳樂行向港媒《明報》表示,國安處人員並未表明有關文章違反《國安法》的哪條法律,僅要求其家人轉達,「如果唔(不)將文章下架,會通緝我,當我係(是)第9個。」

今年7月,香港警方宣佈每人懸賞100萬港元,通緝8名流亡海外的香港知名民主活動人士,指控他們涉嫌違反《國安法》。他們仍在香港的親人多次遭到港警帶走問話。

陳樂行表示,他隨後致電國安處查詢,獲知他以前經營的蛋糕店當日亦遭搜查,該處人員並提起他的家人及「港語學」前成員的情況,要求他即時下架違反《國安法》的小說。為保家人及「港語學」前成員安全,陳樂行表示,當日已即時將涉事文章刪除,並決定即日起停運「港語學」、啟動解散程序。

據陳樂行說法,國安處人員稱香港中西區民政處此前曾多次聯絡他未果,才採取有關行動,但他翻查電郵紀錄,並未發現民政處要求文章下架的通知。

陳樂行強調,「港語學」由2020年至今的社區活動及組織工作由他全權決定,現時會務、日常運作、社交平台及網站營運亦由他1人營運,與其家人、任何掛名成員或在港人士均無關聯。

「港語學」是2013年成立於香港的非政府組織,根據官方網站,該組織致力於「守護香港人嘅(的)語言——廣東話、正體字,以及當中承傳嘅(的)本土文化」。此次涉事小說參加的徵文活動於2020年6月舉辦,並於11月30日公布結果。《香港國安法》則於2020年7月起實施。

綜合媒體報導,該篇涉事小說為《我們的時代》,投稿者以筆名撰稿,講述1名幼時隨父母移英的男子在2050年重回出生地香港,卻發現港人多數不再說廣東話,並提及父母因吸入太多中國製催淚彈,身體每況愈下。同時,政府為消除殖民元素而更改地名、壓制宗教自由。文末並引用已故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的名言:「人與權力的鬥爭,就是記憶與遺忘的鬥爭。」

陳樂行向《明報》坦言,保育廣東話如今「吃力不討好」,自己「又不是搞政治,很明顯不是反對政府,不是政治組織」,但依然遭到打擊。

陳樂行指出,他曾因2018年反對香港浸會大學強制施行普通話畢業測試,而收到死亡威脅,隨後「港語學」亦被向香港廉政公署舉報為「激進反中」組織。此前,他亦在「港語學」網站附圖指控,有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的評卷員在小紅書販賣評卷機密,隨後有嫌疑犯被捕,香港警方曾多次邀他返港作庭供,但他考量人身安全風險後並未照做。

(綜合報導)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