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國安情資報告:中國是商業和科技間諜方面的最大威脅

負責監控國內情報的德國聯邦憲法保衛局(BfV)20日發布年度安全評估報告,指出外國情報單位越來越常鎖定德國,透過間諜活動、網路攻擊、假訊息等手法對德國造成嚴重威脅,尤其是中國和俄羅斯間諜的行動。憲保局發布此報告的同一天,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正在接待中國總理李強。

《紐約時報》報導,德國憲保局報告指出,考慮到德國是北約和歐盟裡的大國,俄國入侵烏克蘭、美中政治局勢加劇,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德國越來越容易受到外國干涉。

這類報告每年都會發布,但今年警告更強烈,尤其是對於中國。憲保局報告將中國稱為「經濟和科技間諜活動方面的最大威脅」。德國是中國2022年在歐洲合法投資的重點目標之一,報告指出,「這類直接投資讓中國有機會彌補技術創新上的缺點,以便在科技上達成領先地位,也讓政治干預、間諜和破壞行動有機可沉,可能構成國安風險」。

報告強調,這些破壞活動的規模可能損害德國工業和科技競爭力,破壞市場規律,最終影響德國繁榮、民主、向心力和主權獨立。

這份報告發布之際,德國總理蕭茲正在接待中國總理李強,而德國商界領袖正在與中國代表團會面。中國代表團應該會試圖說服德國政府,不要對中國公司在德國的商業布局施加更多限制,並反對德國在5G網路建設上限縮華為設備。

德國政府目前仍在爭論,是否要允許中國中遠集團收購漢堡港(Hamburger)一個貨櫃碼頭的24.9%股份。情報單位和一些部會已提出反對,但總理蕭茲贊成,強調他已大大壓低中資可收購的股份比例。

另一方面,德國政府最近也阻止了中國收購兩家與半導體產業有關的德國企業。

中俄間諜威脅的差異

憲保局局長哈登旺(Thomas Haldenwang)在記者會上表示,德國和歐洲已大力驅逐涉嫌進行情蒐的俄國外交人員;德國去年驅逐40名這類偽裝成外交官的秘密特務,歐洲共驅逐了400人,今年還有更多人被驅逐。

哈登旺說,這些驅逐已限制了俄國間諜活動能力,但俄國未來的行動可能更低調、更激進,「可能使用非法人員,也就是用假身分潛入德國的情報人員,並增加網攻和破壞行動」。

同在記者會上的德國內政部長(Nancy Faeser)表示,網路安全對德國來說是相對嚴重的威脅,俄羅斯的網攻方針是混和戰,包含散播陰謀論、支持極右翼團體發出的不實資訊。

德國憲保局多年來一直將極右翼視為對德國民主的最大威脅,當中包含德國另類選擇黨(AfD);該黨近年聲勢越來越大,在一些民調中的支持率達到20%。憲保局評估,有註冊為AfD黨員的2萬8500人當中,約有1萬人可能是激進份子。

在記者會上,憲保局局長哈登旺被問到,中俄對德國的情報威脅究竟哪個更大;哈登網沒有直接回答,但他表示,俄國情報人員的行動更強健、更引人注目,通常用很經典的方式做事,基本上就是所有間諜單位都知道的手段,包含一般民眾可能在電影裡才會看見的那些手法,也不吝殺人,「這種無所不用其極的路線,我們還沒在中國那邊看到」。

憲保局報告點名的外國間諜威脅,還有來自伊朗、土耳其和北韓,不過這三國主要針對在德國境內的本國異議份子。

更多太報報導

◤抗通膨首選 小資煉金術◢
黃金抗漲6折起 一台兩省近9千元
點睛品計價黃金 保值挑這款
鎮金店x蔡詩芸 最具個性聯名金飾
日韓劇女主角最愛 鉑金首飾7折起
絕美鑽飾 限時下殺22折起
蘇菲亞時尚輕珠寶 小資族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