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太陽能發電量爆發...過去十天電價暴跌近九成!達高峰時甚至出現「負電價」

 

作為最早投資太陽技術的國家之一,媒體報導指出,德國在俄烏戰爭後積極發展能源自主,讓太陽能發電成為文化,去年太陽能產能年增85%,也刺激工業產出的零星復甦。不過,由於太陽能發電量產能與需求拉開差距,庫存超過消費導致價格崩潰,甚至有「負電價」的情況。

 

「科技新報」報導指出,德國是最早投資太陽能技術的國家之一,俄烏戰爭後積極發展能源自主,是歐洲太陽能發電量最大國,也促進德國強大太陽能文化,支撐經濟與就業景氣。但最近也因再生能源投入出現能源過剩、甚至負電價,導致太陽能發電商獲利暴跌。

 

報導表示,2022年德國約45%電力來自化石燃料,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切斷天然氣供應後,衝擊德國最大電力用戶,受能源成本飆升和天然氣短缺影響,企業被迫削減產量,德國化學品和化肥等能源高度密集產業產量到 2022 年底降至多年低點。

 

不過,後來德國卯起來發展再生能源,推動產量激增,幫助電價 2023 年回歸長期平均,德國製造業部分成本壓力緩解,刺激今年至今工業產出的零星復甦。

 

「太陽能發電成文化!」報導說明,去年發電量大增,最大貢獻者就是太陽能,德國太陽能協會(BSW)稱,去年德國太陽能產能年增85%,透過100萬個新太陽能發電系統安裝創紀錄的14GW太陽能容量。

 

外媒分析,德國發電量成長是由住宅需求推動,一開始是屋頂太陽能發電系統,現在為了解決屋頂安裝太陽能諸多限制,現在改推陽台太陽能,讓家家戶戶都有太陽能來源。

 

德國政府為再生能源產業設定雄心勃勃的目標,目標是到2030年總發電量80%來自再生能源,具體目標是屆時太陽能光電裝置容量達215GW,到2035年,德國100%電力由再生能源發電,再生能源產業繁榮也創造大批就業機會。GlobalData 分析產業活躍職位,再生能源職位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大增249%。

 

不過,報導表示,這也有發電量超過需求的問題,瑞典銀行研究部門SEB Research計算,德國太陽能發電量從 2021年起急劇增加,與需求拉開差距,到2023年底德國太陽能總裝置容量飆升至80GW以上,比平均需求高 30GW,「庫存超過消費的結果就是價格『崩潰』。」

 

報導說,由於天氣晴朗,截至5月13日當週,德國太陽能發電廠發電量比前一週增加40%,比長期平均增加近 50%。5月14日太陽能發電量創歷史最高產量、超過 400Gwh。過去十天,太陽能生產商不得不在生產時間降價 87%,「當產量達高峰,甚至出現負電價。」

 

瑞典銀行研究部門SEB Research表示,當不受監管電力容量與需求同等或更大,電價就會發生這種狀況,不受監管電力發電量最大時,電價就會崩潰。

 

報導最後說,專家估計今年夏天,太陽能發電可能佔發電總量三分之一。但消費者不一定能從低價受益,因用電高峰通常是非太陽能時段,如果電價便宜時用電,所有消費者都歡迎廉價電力,但目前還不能。

 

 

圖片來源:Flickr/Tim Fuller

 

原文網址:德國太陽能發電量爆發...過去十天電價暴跌近九成!達高峰時甚至出現「負電價」

掌握時事,鎖定放言

更多放言報導
避免依賴中國低價電動車、太陽能板...日本、歐盟將建「共同脫碳支援規則」:日美歐聯合建立供應網
我國光電、離岸風電再生能源發電未達標 經濟部:延後至2026年達成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