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經濟復蘇無力 來年會怎樣?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經濟屆領先的商業協會認為,德國近期看不到經濟復蘇的跡象,來年形勢令人擔憂。

德國雇主聯合會主席雷納·杜爾格(Rainer Dulger)向德新社表示:"我們正處於嚴峻的經濟危機中。" 德國工商大會(DIHK)主席彼得·阿德裡安 (Peter Adrian)說,"德國經濟正陷入困境", 前景也幾無改善跡象。 阿德裡安呼籲政界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德國經濟正處於低迷時期

研究機構和聯邦政府預計德國2023年全年的經濟產出同比下降。 領先的研究機構最近大幅下調了對明年的預測, 預計只會出現小幅增長。

據德國經濟研究所(IW)的估計,由於難以規劃,德國企業在投資方面踟躕不前。 德國經濟研究所所長邁克爾·胡瑟 (Michael Hüther) 說,從各方面條件上看,德國不再是一個可靠的投資場所,到本十年末,氣候和人口變化等重要轉型任務都缺乏可靠的框架條件。

對來年的經濟前景感到悲觀

德國經濟研究所的一項調查顯示,許多大型行業對來年持悲觀態度。 全球經濟疲軟、利率上升和聯邦預算的不確定性正在抑制2024 年的前景。

接受調查的47個商業協會中有 23 個預計其成員公司的生產或業務明年會下降。 十五個行業預計經濟活動將保持不變,只有九個行業協會預計生產水平會更高。

德國工商會會長阿德裡安(Adrian)表示,2024 年總體情況仍將困難。 "我們需要盡快制定中期規劃。 當前經濟環境非常不健康,資本投入不足、成本高、前景悲觀、不確定性持續較高。 不幸的是,我們認為繼續衰退的可能性大於經濟復蘇的可能性。"

德國工業聯合會主席齊格弗裡德·魯斯沃姆 (Siegfried Russwurm) 告訴德新社:"德國工業正處於危急境地。"他說, 如果明年全球經濟增長3%,而德國經濟產出卻下降,那麼德國將失去全球市場份額。 "德國公司正在萎縮。 這對任何公司來說都不是好事。"

盡管人口結構發生變化,勞動力基本短缺,但目前個別行業和地區仍存在就業問題。 "一些公司將不得不裁員,因為他們根本沒有足夠的工作崗位。"

協會呼籲政府改變方針

雇主聯合會主席雷納·杜爾格認為,德國並未陷入經濟衰退,而是正處於一個很大程度上自己造成的結構性危機。他說, 聯邦政府必須在2024年兌現承諾,否則紅綠燈政府將只是一個只說不做的政府。 我們希望聯合政府的後半個任期能付諸行動。

德國需要下一個"2010議程"

時任總理格哈德·施羅德 (Gerhard Schröder)20多年前制定了"2010 議程",對福利制度和就業市場進行了一場影響深遠的改革。

德國雇主協會聯合會主席雷納·杜爾格表示,德國作為生產基地的競爭力必須再次顯現。他說, "與歐洲相比,我們的能源成本最高、稅收最高、費用最高、工資最高,基礎設施破舊。 有很多問題不僅讓我們成為了一個糟糕的生產基地,還讓我們陷入困境。 其他歐洲經濟體正在增長,而我們卻沒有。 這是不可接受的。"

經濟界:需要做出很多調整

杜爾格表示,必須一如既往地應對技術工人短缺的問題。 "我們必須扭轉這個國家的教育困境。 我們需要更多的數字化,減少官僚主義和監管。"他還指出:"經濟問題部分是我們自己造成的。"

德國工商會會長阿德裡安表示,"每個人都必須共同努力,確保德國經濟再次釋放活力。"他說,增長的基本前提是經濟和區位政策的改變。 "現在重要的是大膽采取行動,著眼於做出很多調整。"

他認為,政府加快規劃審批、擴建基礎設施的決定是正確且重要的。 "不繞開債務剎車的新預算原則上也帶來了希望。" 他說,現在必須確定正確的優先事項。 "只有當負擔明顯緩解時,信任和前景才會再次出現。"

警告生產轉移

杜爾格表示:"出於失望,尤其是看到德國作為生產基地的劣勢,現在越來越多的投資決策有利於外國。" 德國中型企業很大一部分已在歐洲鄰國和海外生產。 由於德國作為生產基地越來越沒有吸引力,德國制造的產品競爭力越來越差,因此較大的公司正在轉移到國外。 "這就是目前正在發生的事情。 我們正在經歷這個安靜的、漸進的過程,但政界卻完全低估了它。"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