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聯邦國防軍:真的有能力打仗嗎?

(德國之聲中文王)“兩天”(聯邦國防軍只能進行兩天的密集型戰鬥)的這個數字似乎是德國國防圈中的匿名消息來源洩露的。如果這是真的(由於這是國家機密從而無法證實),那麼德國的彈藥儲備量遠遠低於北約預期標准——北約要求每個成員國儲備的彈藥應足夠供應30天的戰事需要。據國防專家稱,僅彌補這一缺口,德國就必須投資200至300億歐元。

瓶頸遠不止這一個。德國國防軍的裝備狀況一直是令人憂心的話題:需要維修的坦克和直升機、無法開火的步槍、以及沒有保暖衣,士兵不得不在嚴寒中訓練的故事多年來充斥著各新聞媒體。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德國聯邦總理肖爾茨(Olaf Scholz)宣布迎來“時代轉折點”,國內外稱此也將成為德國外交政策和軍事戰略的轉折點。

為了證明不是空喊口號,肖爾茨宣布大幅度提升國防預算,使其成為歐洲各國之最,並一次性設立1000億歐元的特別基金用於軍事現代化改造。

相互指責

9個月後,人們想問,這一大筆錢都去哪兒了?

彈藥短缺問題在德國聯邦政府和國防工業之間引發了一場令人不快的激烈爭論,圍繞“誰該主動”的問題:是應該由工業部門首先提高產能,還是政府應該更快地下訂單?

“目前我對軍備行業的期望是,盡快提高產能。”社民黨聯邦主席拉爾斯·克林貝爾 (Lars Klingbeil) 本周初對德廣聯表示, “那種想著:先等等,看看有什麼政策下來再說,絕對不是我們應對彈藥短缺應有的態度。”

他補充道:“如果德國軍備工業無法做到這一點的話……那我們就得看看能不能從比如其他北約國家那兒訂購彈藥。”

德國安全與國防工業聯合會(BDSV)負責人漢斯·克裡斯托夫·阿茨波迪安(Hans Christoph Atzpodien)對克林貝爾的說法迅速做出回應,認為他“大錯特錯”。阿茨波迪恩對德新社表示,在烏克蘭戰爭爆發後的幾周內,德國大型軍備公司的產量已經提升了一倍。

歐洲外交關系委員會(ECFR)的國防分析師拉斐爾·洛斯(Rafael Loss)對德國之聲表示:“國防工業和政府之間發生的這種大驚小怪/一驚一乍實在很可笑。”

洛斯指出,相關法規禁止軍備企業在沒有政府授權的情況下自主生產武器或向銀行申請貸款。

他擔心德國缺乏緊迫感,無法對俄羅斯發動侵烏戰爭所產生的的地緣政治影響做出回應。洛斯說:“其他國家,尤其是東歐國家,在政府和企業之間建立起相關工作組的速度就要快得多。”

如今,東歐及北歐的北約成員國已經開始擔心,德國作為軍事伙伴是否靠得住了。“我們做好去赴死的准備了,你們呢?”拉脫維亞國防部長阿蒂斯·帕布裡克斯(Artis Pabriks) 10月底在柏林舉行的一次會議上向他的歐洲同僚問道。他很直接地對德國同僚說:“而這在很大程度上與你們國家的軍事力量相掛鉤,對不起,但你們的軍事力量目前無從談起。”

洛斯說:“公平地說,我認為肖爾茨‘時代轉折’的演講表明,他已經隱隱意識到了這一重大挑戰。”“但看起來國防部和其他機構並沒有能夠同時勝任這些任務的能力。”

軍備補給才剛剛開始

德國政府已簽下重要訂單,斥巨資購買35架最先進的美制F-35戰鬥機,以取代其老化的龍卷風戰機(Tornado),每架戰機的價格為2億歐元。然而,新戰機要到2027年才能投入使用。

軍需物資的采購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其他西歐國家在恢復和平時期物資結構方面也面臨著類似問題。小到襪子大至戰鬥機,軍隊需要的幾乎所有東西都必須先訂購後制造。國防部長克裡斯蒂娜·蘭布雷希特 (Christine Lambrecht) 上周在德國聯邦議院的預算辯論中說:“你無法在五金店買到現成的軍備物資。”

洛斯說:“為確保對烏克蘭的彈藥武器交付實現可持續供應,同時對聯邦國防軍進行重建,我們需要大約目前15倍的彈藥量。”

此外仍有諸多長期問題待解決。近幾十年來,聯邦國防軍出售了許多冷戰時期的儲存掩體。這也就意味著,即使將來擁有北約規定的30天的彈藥量,也很難找到儲存它們的地方。

短缺問題存在已久

國防專家洛斯稱反對黨基民盟的批評為“空話”。“在過去基民盟執政的16年裡,情況沒什麼不同,”他說。“看到社民黨和基民盟因聯邦國防軍捉襟見肘的現狀而相互指責,真是很有意思,但我認為他們雙方應受到的指責一樣多。”

基本物資供應長期以來一直是個問題。德國聯邦議會國防專員伊娃·霍格爾(Eva Högl)最近在接受《時代周報》采訪時表示,德國士兵在訓練時仍然缺少必要的防護裝備、保暖衣及其他必需品。

她談到了後勤效率低下、疫情後的低迷狀況以及官僚主義惰性問題:“不幸的是,聯邦國防軍相關部門的負責官員有時會表現出冷漠和不感興趣,士兵經常得到的答復是:‘這個我們沒有,耐心等等,沒那麼重要,我們之後寄過去’。”

部分官僚主義造成的障礙正在被清除:通過修改規定,小規模訂單不必再在歐洲範圍內招標;部隊指揮官在支出金額不超過5000歐元的情況下,無需再通過官方采購程序批准。

聯邦政府也已經承諾,基礎設備將在今年年底前交付。如果運氣好的話,德國士兵能趕在聖誕節前得到他們的新襪子。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Ben Kn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