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人語/演員們的AI危機

全球影視的心臟——好萊塢,近日「硝煙四起」,美國演員工會(SAG-AFTRA)宣布加入編劇工會的罷工行列。這是近40年來首次美國影視演員罷工,也是63年來演員群體和編劇群體首度「聯手罷工」。

SAG-AFTRA發動罷工,意味著近16萬名演員停止工作。新冠疫情爆發三年後,電影與電視產業再次觸礁。這場罷工浪潮的起因除了傳統的薪資問題,擺在罷工者們面前的還有一個新的危機——AI技術的崛起。 SAG-AFTRA提出的要求是,使用演員的表演做為AI生成的素材時,必須先徵得演員的同意並支付一定費用。但AMPTP至今並未在此事上做出讓步。

那麼,AI是如何,或者說「將要」如何搶了演員們的飯碗呢?

首先,AI可以利用影視作品、採訪、活動中的照片和視頻直接合成角色,整個過程完全不需要真人演員的參與,通過動畫或數位特效,AI就可以創建出具有逼真表情和動作的虛擬角色。這也就意味著,AI甚至可以「喚回」已經去世的演員,運用留存的照片和鏡頭,讓他們重新走上螢幕,回到人們的身邊。

此外,AI語音合成技術還可生成具備不同語音特點的聲音,從而實現為虛擬角色、動畫角色或數位人物提供配音。這些聲音可以根據角色的性別、年齡、口音等特徵自動生成。AI技術在處理語言上的優勢,更可讓影視內容任意「本土化」變得更為容易。具備實現語言自由能力的AI,以一己之力就可以解決所有翻譯、配音、方言等可能面臨的一切問題。

不過,史丹福大學研究人員指出,儘管現在AI製作的逼真圖片比比皆是,但創建3D空間的視頻遠比靜態圖像難得多。對於影視內容,AI技術暫時還不具備「無中生有」的能力。目前還沒有一種生成式AI模型,可以從頭開始生成完整、逼真的移動場景。

另外,即便AI在塑造角色形象上已頗具實力,要完全取代演員的表演,還是有一定困難度。表演是一門藝術,它涉及創造力、情感共鳴、藝術性等人類特有的各個體驗層面,而這些是目前AI技術的水平還難以模仿的。更何況,好的演員能夠為角色帶來真正的深度和情感,是因為每一天的生活、每一歲的增長、每一刻社會和生活環境的變化,都在雕刻著演員的內心和能量,然後在每一次的表演中將其釋放。即使是聰明絕頂的AI,也不能揣測。

由此也不免感歎,如今影視作品中不乏流量偶像,毫無演技可言,卻常常大包大攬動輒幾十集的長劇。如果真的這麼看重「臉」,那倒真的可以考慮讓AI來生成更美的容顏。說到底,演員不能丟了演技,這才是自己在AI危機中的護身符。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高教育、有錢了…華人移民定居選中上階層社區
外國人在美買房 連續第6年下降 中國重回買家首位
班森賀10歲華裔女童 遭親屬暴打勒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