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人語/華裔躋身貴族運動 仍換來刻板印象

冬奧會終於落幕,但在許多方面的影響才剛開始。加州的滑雪場、滑冰場,充滿了更多野心勃勃的華裔家長。

許多亞裔身材輕盈靈活,相比需要身體對抗的運動,大部分的冰雪運動似乎更適合亞裔。更何況,華裔前冰后關穎珊一代已經闢出來的一條路,這次冬奧會上那麼多閃耀的亞裔新星——周知方、陳巍、長洲未來、金善,乃至已經選擇代表中國隊的谷愛凌、朱易,都實證了這條成功之路可行。而且即使進不了國家隊,也至少能進名校,這叫華裔家長們如何不動心?

其實不難理解為何在美國主流社會的眼裡,成功的亞裔運動員都被視作其家長的「作品」,而同樣成功的其他族裔運動員,則被認為是其本身對該運動的一腔熱愛。這種想法當然不合邏輯,畢竟能達到奧運級別的健兒們,光是靠虎爸虎媽的「雞娃」是不可能的,那些亞裔選手必然也對這項運動有深沉的熱愛。而若是沒有家庭的鼎力支持,其他族裔的選手們光是憑藉熱情,也難以從小維持這些昂貴的運動訓練。學者也認為這種說法,是拒絕將亞裔美國人描述為「完整的人」。

但這種刻板印象確實有起源,起源在於亞裔家長們願意付出的巨大教育投資,這和名校招生的「平權法案」討論還是同根同源。

實用主義的華裔家長不排斥任何科目,只要對升學有幫助,而體育是名校錄取的重要門票。而那些被「全面發展」、「素質教育」包裝下的「爬藤寶典」,被華裔家長爛熟於心。但可藤校看似鼓勵學生有健康的體魄,但實則通過此法以延續其古老的菁英主義錄取規則。例如2019年爆出的名校錄取醜聞中,被富豪爸爸通過賄賂教練送入史丹福的趙雨思,就被偽造為帆船運動員。

帆船顯然不是普通百姓能玩得起的運動。申請書上的「帆船運動員」字樣,潛台詞裡暗示的家庭財力不言自明。而那些街頭巷尾就能玩的平民項目,如籃球、足球,有太多從貧民窟走出來的勵志故事,但那不是藤校關心的項目。看看NCAA大學生男子籃球錦標賽,大約自50年代就沒有藤校拿過冠軍。而明明只要藤校願意,是完全可以設法網羅全國最佳的一批球員的。

同理,滑雪、花滑,以及華裔家長近年來熱中的馬術、網球、高球,無一不是花費昂貴。而原本只有貴族才能玩的遊戲,卻因華裔家長捨得在教育上投資,這使得大量的中產階級華裔家庭也能躋身這些「高貴」的運動。

但是華裔家長最終卻會發現,通過教育實現階級飛躍的這一套做法,在美國已經行不通了。即便是奧運冠軍、藤校菁英,也不過被蓋上「好移民」的章。這條路固然可以實現亞裔個體的成功,但距離改善整個亞裔群體的局面還很遠很遠。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公寓發生命案…新房租太貴 華女寧帶2孩子繼續住凶宅
年收7.5~10萬家庭買得起的房子 全美僅25萬棟求售
俄羅斯承認烏東2區獨立 軍隊進入維和…美英率先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