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人語/電影「流浪地球2」裡的犧牲

農曆春節期間,在中國收穫32億票房的華語科幻電影「流浪地球2」登陸北美各地影院。雖說拯救末日地球的科幻片並不罕見,但美國觀眾卻似乎還不太習慣把「拯救世界」的重任交由中國完成。

有美國觀眾質疑,此片是某種意識形態的宣傳片。其中爭議最大一處情節是:當全球聯合太空部隊面臨一項有去無回的犧牲式爆破任務時,中國宇航部隊的長官主動要求,包括自己在內的50歲以上的宇航員執行該任務,拒絕讓年輕隊員犧牲。這被不少人認為是一種強制犧牲,是集體主義對個人意志的抹殺。

有人反駁,這才是最高效的選擇。末日降臨,當人類不得不做出犧牲時,犧牲年齡更大的宇航員可以使傷害減至最輕;而年輕的宇航員可以在日後發揮更大、更長遠的作用,這樣人類文明才能夠更好地延續。

甚至還有人認為,在宇宙尺度下的巨大災難面前,崇尚集體主義的社會體制才能發揮更強的作用。當一個社會將公共利益列為優先時,就會擁有更強的建制力量,也可以更高效地解決問題,實現遠大的集體目標。

這聽上去似乎很有道理,特別是在需要有人犧牲的末日災難場景裡。

然而,如果是這樣一種功利的集體主義價值觀主導人類歷史的話,會不會壓根就不會出現太空飛船,也沒有拯救地球這一說,甚至連面臨這樣抉擇的機會都沒有。推動人類文明發展的從來都不是「高效」,也不是「最划算的選擇」;而是個體的創造力,是哥白尼腦中的日心說,是牛頓口中的地心引力。

如果個人利益會因成全集體利益被強制犧牲,如果少數人可以為多數人犧牲,如果個人不再是自己命運的主導者,那麼,個人的自由必然會受到限制,個人的創造力也可能很難再真正充分發揮作用。往往在鼓勵個體自由和尊重個人選擇的環境裡,創造力和創新精神更容易被激發,創新者們知道自我的努力和創造不會被集體吞噬,可以「直接」獲得反饋與回報。此外,在集體主義性決策經常掌握著「話語權」的時候,尤其在某些關鍵時刻,創新或革新的想法並不是一直都會「受歡迎」,因為它們的存在顯然會威脅秩序和集體性的穩定。

當然,這絕不意味著人類的發展不需要犧牲,在人類發展的歷史中,許多偉大的成就都是通過犧牲實現的,犧牲是為了追求更高的目標或價值。犧牲值得尊重,但犧牲最好是自願的。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外送披薩跌倒 72歲婦獲善款26萬
慕尼黑交火 布林肯:氣球事件不容再犯 王毅:美歇斯底里
任內遇嚴重通膨和失業 卡特卸任成「史上最棒前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