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中吉烏鐵路 習近平給普京的當頭一棒

(德國之聲中文網)“關於該項目的討論已經持續了四分之一個世紀。現在,中國、烏茲別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領導人已經為穿越這些國家的新鐵路線路開了綠燈。中國官媒新華社周四晚間公布了這個消息。” 《法蘭克福評論報》(Frankfurter Rundschau)本周五(6月7日)發表的一篇關於中吉烏鐵路的文章中寫道。作者接著指出,這一決定是對俄羅斯總統普京的一個挑戰:“他多年來一直反對該項目。因為這條新的鐵路線使得中國和歐洲之間的貨物運輸無需穿越俄羅斯。而烏克蘭戰爭似乎加速了該項目的進展。”

標題為《習近平給普京的當頭一棒:中國計劃修建通往歐洲的鐵路——繞過俄羅斯》(Xi stößt Putin vor den Kopf: China plant Eisenbahn nach Europa – und umgeht Russland)的文章寫道:“計劃中的鐵路項目將連接中國的喀什和烏茲別克斯坦東部邊境城市安集延。鐵路線長達523公裡,大約一半路線將經過吉爾吉斯斯坦。從安集延出發的火車將通過土庫曼斯坦和伊朗現有的鐵路線,抵達土耳其,最終到達歐洲。根據智庫格魯吉亞戰略與國際研究基金會(GFSIS)2022年發表的的一項分析,這條新鐵路線被認為是亞歐之間的最短路徑,貨物運輸時間僅需15天。迄今為止,中國貨物主要通過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即所謂的'北方走廊' ,走鐵路運往歐洲。《國際鐵路雜志》(International Railway Journal)指出,新鐵路將使中國和歐洲之間的距離縮短900公裡。”

目前還不知新項目何時開工。據《南華早報》報道,中吉烏鐵路的建設成本估計為 80 億美元。GFSIS 的分析指出,“鑑於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侵略戰爭,美國和歐盟對克裡姆林宮實施的種種嚴厲制裁”,經過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新路線的潛力大大增加:“經由俄羅斯北方走廊的路線長期以來在東西方之間的物流運輸中佔據主導地位,這條路線的重要性將不可避免地降低”。除了俄羅斯,中吉烏鐵路也可能影響到哈薩克斯坦,因為哈薩克斯坦一直是中歐之間鐵路運輸的重要過境伙伴。“新鐵路項目一旦完成,烏茲別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可能成為中國出口產品的重要過境伙伴,而不再是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

中國汽車供應商為何競爭力強?

德國《經濟周刊》(WirtschaftsWoche)發表的一篇報道指出,未來五年,全球最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排名可能會發生巨大變化,世界五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中或會有兩家企業來自中國。波士頓咨詢公司(BCG)歐洲汽車供應業務主管布倫納(Alexander Brenner)做出了這樣的預計。文章援引管理咨詢公司蓓睿適(Berylls)的統計指出:“最近全球五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分別是博世、電裝(日本)、采埃孚、大陸集團和現代摩比斯(韓國)。中國企業,比如寧德時代(排名第7)、華域汽車(排名第12)和濰柴動力(排名第25)近年來緊隨其後。”

中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追趕上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布倫納認為,中國企業目前在研發方面投入明顯更多,並且,與歐美供應商相比,銷售增長也更高。近年來,在某些情況下,這些企業的增長速度是德國和美國競爭對手的兩倍多。中國企業也在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本土市場開展業務。不僅如此,中國供應商也正在通過出口實現增長。”

自今年起,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通過中國汽車,中國的零部件供應商進入全球市場。此外,西方汽車制造商現在越來越多地與中國汽車制造商聯合開發電子電氣架構平台:例如,大眾汽車計劃與合作伙伴小鵬汽車合作,奧迪與上汽合作。文章寫道:“這樣一來, 汽車中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供應商的零部件。此外,歐洲汽車制造商也采購中國供應商的零部件。其中,電池制造商寧德時代可能是最受歡迎的一個供應商新秀。”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