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中國打破美國在中東的壟斷勢力

(德國之聲中文網)《明鏡周刊》發表分析性文章指出,數十年來,原本美國是主導中東的大國,但現在沙特和伊朗卻在北京的幫助下解決兩國間長期存在的恩怨。沙伊和解將帶來一系列的改變。

3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在主持沙特和伊朗北京對話閉幕式後對媒體表示:“中東是中東人民的中東,中東地區的命運應該掌握在中東各國人民手中。”《明鏡周刊》評價說:“這是一個用最溫和語調講出的句子,卻包含了巨大的爆炸力。”

文章寫道:“當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宣布兩國關系正常化時,華盛頓感到‘驚訝’。這在外交中意味著有人感到十分惱火。沙特人甚至沒有征求美國人的意見。”

“78年來,美國一直主導著沙特的戰略決策。這個時代現在似乎已經結束了。”

沙伊之間的交易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與後果?文章寫道:“多哈研究所教授易卜拉欣·弗拉伊哈特(Ibrahim Fraihat)說,美國必須認識到,在中東它不再是唯一的壟斷勢力。美國因其自身影響力的喪失而受到嚴重打擊。而以色列卻非常具體地感受到它現在面臨的來自伊朗的更大威脅。沙特和以色列長期以來一直在交換情報,特別是關於他們共同的敵人伊朗的情報。多年來,利雅得一直在購買高度發展的以色列間諜技術。”

隨著北京和平協議的達成,中東地區也正在重新洗牌。文章寫道:“與美國不同,中國一直避免批評利雅得和德黑蘭。中國從伊朗和沙特都購買石油和天然氣。反之,中國也不想因為自己的侵犯人權行為而受到譴責。”

“因此,北京的中立政策比美國的政策更容易遵循,因為美國總是要在國內尋求多數支持。曾任職於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希拉裡·曼恩·萊弗裡特(Hillary Mann Leverett)說:‘美國不可能協助達成這項交易,因為它不具備這些外交關系。’”

文章最後寫道:“很顯然,就像在冷戰時期盟國在中東地區必須選邊站的時代結束了。政治學教授弗拉伊哈特說,人們最好現在就開始適應新的復雜性,‘看起來像一場外交突襲,卻有可能成為一種未來的模板’。”

習近平的“新長城”

中國曾經在歷史上修建長城抵御外族入侵。《法蘭克福匯報》發表的評論指出,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現在想把解放軍打造成一堵“鋼鐵長城”,外界應該對此密切關注。

評論寫道:“可以預見的是,築牆將導致中國與世界其它國家之間的進一步隔離。現在北京就已經在試圖減少對外的聯系,並對所有仍然對外保持接觸的人進行嚴密監控。一旦頭腦中的牆築建起來,很快就會對日常政治和經濟產生影響。”

評論指出:“涉及到中國問題時,美國也存在這種‘築牆’趨勢。無論這在經濟上對參與其中的人意味著什麼,在政治和軍事上,隔離態度很快就會導致錯誤的認知。由此來看,習的‘長城’的確存在潛在的危險。”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