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 中美爭霸 歐洲是否應中立?

(德國之聲中文網) 奧地利《維也納報》以"歐盟外交政策取代亞洲結盟政策"為題,刊發了由維也納大學政治學教授Heinz Gärtner撰寫的客席評論。文章認為,歐洲應該爭取戰略自主權,從而能夠在將來的美中沖突中保有維持中立的能力。

"美國的全球結盟政策可能導致三種最終結果。第一:像冷戰那樣,按照地緣政治和意識形態劃分陣營;第二:一個超級大國單獨稱霸;第三:發生軍事沖突,就像歷史上新興大國崛起時遭遇原有大國時通常發生的那樣。"

"這場全球性的沖突,如今正在印太地區越發顯露出具體的模樣。那麼,歐洲的位置又在哪裡呢?阿富汗戰爭期間,歐洲也必須協助美國,試圖在那裡建設一個民主國家,後來這些歐洲盟友經歷了幻滅,並且很快得出了結論:歐洲需要更強大的軍力,從而能擺脫美國,更加'戰略自主'。這一話題也將在2022年前主導有關歐洲防務政策的辯論。在經歷了蘇聯干預阿富汗、北約干預阿富汗的總共40年後,並沒有人能獲得想要的成功。在這一背景下,歐洲人的上述結論顯得有些矛盾。假如歐洲還想在印太地區的美中對峙中發揮軍事作用,那就更加矛盾了。歐洲固然可以無條件站在美國一邊,但是歐洲民眾卻支持另外一個選項:超過60%的歐洲人希望在對華沖突中保持中立。在發生軍事沖突的情況下,保持中立並非不理智的策略。"

"不過,歐盟還可以給出一個外交回答。就像1975年冷戰高峰期在赫爾辛基催生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OSCE)那樣,歐盟可以結合一系列增強互信、鞏固安全的措施來降低發生沖突的風險。外交網絡、合作安全取代相互為敵,共同利益、共同價值取代地緣政治或者意識形態分歧。歐盟應該認真對待全新的'印太合作戰略'。總是有人反對這樣的外交倡議,以為外交手段必須依托可觀的軍事基礎。卡塔爾就是一個反例:在穩定阿富汗局勢的一系列外交行動中,這個波斯灣小國成為了國際舞台的中心。"

永久中立國瑞士的《聖加侖日報》則反對在美中對抗中保持中立的觀點。題為"美國應對中國挑戰"的評論指出,包括中立國瑞士在內,歐洲都必須堅定地站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價值觀陣營一邊。

"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結盟所具備的象征意義,遠遠超出了南中國海。拜登總統對外發出的信號非常明確:作為20世紀的主宰者,美國並不打算在今後幾十年主動交出這個寶座;美國將和其他西方民主國家共同捍衛以美國價值觀為主導的國際秩序。"

"挑戰這一秩序則是中國、俄羅斯這樣的專制國家。中俄兩國近期都大幅加強了軍力。而且,中國的經濟潛力還在繼續增長。根據某些預測,中國有可能在2030年後就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

"然而,就此推論美國正不可避免地衰落,卻是錯誤的。美國社會確實陷入了分裂,但是歷史表明,美國總是能在關鍵時刻振作起來迸發出巨大能量。尤其是其自由化的經濟秩序、社會多樣性,對全球民眾具備相當的吸引力。中國離這種吸引力相差甚遠。"

"假如能有機會去波士頓或者紐約掙錢,又有哪個學者會自願搬家去北京或者香港呢?在美國,人們能自由地呼吸,不必整齊劃一和某種思潮保持一致。中國可以是一個遼闊的市場,但卻不是一個能讓創新型青年人才感到幸福的'很酷的'國家。根據國際媒體的報道,西方企業在中國市場受到的限制正越來越多,政府的管控機制也在增強。根據《新蘇黎世報》駐華記者的報道,外國派駐中國的員工正愈發頻繁地考慮離開中國。"

作者接著指出,美、英、澳結盟,也是給那些想在美中爭霸中保持中立的歐洲人的一次教訓。"這同樣也針對瑞士。瑞士一方面購買美國戰鬥機,另一方面又想擴大和中國的自貿協議。這樣的政治走鋼絲還能維持多久?明確自身立場的壓力越來越緊迫。"

"在19世紀的大英帝國時代,英國人通過掌握大量的殖民地以及貿易路線統治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人取代了歐洲,成為了世界主宰。種種跡象顯示,即便面對一個越發強大的中國,美國在21世紀依然能捍衛這一地位。"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1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