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成效有限的中國之行

(德國之聲中文網)肖爾茨訪華期間,敦促中國為在華德企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並對北京大規模的工業補貼提出批評。《商報》發表評論稱,肖爾茨的上述呼籲顯然是說給德國國內聽的,對中國並不會產生任何觸動。這篇題為《肖爾茨艱難的中國之行》的評論寫道:

“中國官員指出,無論是在汽車還是其他核心創新領域,中國產品的競爭力都在增強。他們對傾銷問題最新的解釋是,中國產品的市場份額不斷擴大靠的是效率和質量,而並非國家大量補貼的結果。

難道中國驚人的成就真的只是源自勤奮和創新嗎?出於眾所周知的原因,這種解釋顯然難以令人信服,任何一位德國總理都不應被這樣的說辭蒙蔽和搪塞。然而,德國政府並沒有能讓北京心悅誠服的施壓手段,更何況德國總理不希望采取貿易保護主義,也並不贊同引入歐盟正在推進的懲罰性關稅。

來自德國的壓力過於溫柔,缺乏力道。因此,對中國來講,局勢已經非常明了:德國目前是中國在歐洲最核心的盟友,而總理本人就是這種盟友關系的化身。而對肖爾茨來說,除了發出呼籲,也並無更好的辦法。然而眾所周知,在中國空曠的會客大廳裡,這類呼籲並不會引發更多的回響。”

評論指出,無論是在俄烏戰爭,還是新近升級的中東沖突中,中方的利益都同德國截然不同。

“周二,同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舉行會談時,德國總理發出這些呼籲當然是正確的。但這也凸顯出了肖爾茨的無助境地。此前在上海的新聞發布會上,德國總理自稱是‘世界上最成功出口大國的總理”,希望以此展示實力。然而,這番話顯然是說給德國國內和隨行的企業高管們聽的。而對中國人來說,這類言辭聽聽就好。“

《法蘭克福匯報》發表評論稱,德國總理肖爾茨訪華期間之所以謹言慎行,是因為他深知,一旦爆發德中貿易戰,德國經濟將受到沉重沖擊。

“就經貿議題而言,總理此次中國之行發出的信號是‘一切照舊’。盡管伊朗襲擊以色列事件,讓肖爾茨不得不參與一系列應對危機的緊急會談,但他還是擠出時間參觀了博世和科思創等德國企業。在同中方會談時,肖爾茨保證,只要雙方能擁有平等的競爭條件,德國並不希望對中國電動車封鎖市場。在對中國補貼政策提出批評時,肖爾茨也比其他歐洲領導人更注重外交措辭。

肖爾茨很清楚,如果像美國那樣同中國爆發貿易沖突,將使德國經濟進一步陷入被動。德國政界,尤其是總理府,都不希望出現這樣的場景。過去幾個月以來,肖爾茨及其親信們一直在不遺余力地為大量糟糕的經濟數據描繪積極的前景:能源價格在下降、聯邦政府出台了加快規劃及審判程序的決議、推出了經過改革的專業人才移民法等等,自我褒獎之聲,不絕於耳。”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