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普京不能輸

(德國之聲中文網)《時代周報》寫道,一段時間以來,俄羅斯與中國的貿易遇到障礙,可能是受到西方制裁的制約。俄羅斯銀行和企業數月來則抱怨,中國的商業伙伴以及國家金融機構退還了支付款。

柏林卡內基俄羅斯歐亞中心負責人加布耶夫(Alexander Gabujew)向該報表示,普京攜財政部長、央行行長以及兩大國有銀行行長隨同訪華,這即顯示,與中國貿易關系受阻的議題對俄羅斯來說有多重要。加布耶夫說:"雙方希望找到解決途徑,既讓貿易順利進行,又不讓中國銀行受制裁風險。"他說,過去兩年已經顯示,雙方都對此有意願。"

加布耶夫說,盡管很顯然,俄羅斯找不到其它替代國家,像中國那樣購買原材料、提供消費品。但迄今為止,中國避免過於利用其對俄羅斯的強勢地位。"中國做任何事情都要對自己有好處。但它也避免過度刺激這一點。"這位俄中關系專家說,中國從俄羅斯獲得的原油所打的折扣也有一定限度。

《時代周報》寫道:"中國謹慎行事,以防受到美歐制裁,這也顯示在特定商品的隱藏出口上。Ifo研究所年初關於對俄制裁的一項研究稱,對俄羅斯經濟或軍事工業重要的商品中,51%來自中國。盡管俄羅斯並不從中國獲得武器。但特定產品組件、所謂兩用物資,則通過特別是中亞第三國運送。吉爾吉斯斯坦是樞紐之一。比如滾珠軸承。智庫大西洋理事會的韋伯斯特(Joseph Webster)調查了這一貿易路線,寫道:2023年,吉爾吉斯斯坦進口的中國滾珠軸承比2021年上升了1562%,有很高的可能性是轉運至俄羅斯。"

專家加布耶夫向《時代周報》表示,中國不希望俄羅斯戰敗的立場沒有改變。他說,這部分談話當然不會向外洩露。"內部討論則可能是圍繞俄羅斯希望達到的目標以及俄羅斯軍工業在兩用領域需要哪些物資、這些物資以何種方式可以運抵俄羅斯",這位俄中關系專家說道。

《時代周報》寫道:"對中國而言,盡管與俄羅斯關系靠近,但最大的貿易伙伴仍是歐盟。對中國領導層而言,與俄羅斯的關系是走平衡木。普京與習的關系越近,中國與歐美的關系就越受影響。在中國外交政策圈,與俄羅斯的關系也部分受到很大質疑。"

《時代周報》引述奧地利國際政治研究所專家戴昕昊(Thomas Eder)表示,在中國外交政策精英圈,對俄羅斯有不同和謹慎的立場。盡管不少人會認為,中國面對美國需要俄羅斯作為伙伴,但也有學者表示,俄羅斯的戰爭對中國的利益造成損害,對於中歐關系來說,俄羅斯是比美國潛在更大的問題。

該報寫道:"這一批評性的看法主要是在學術圈。但引人注意的是,審查部門沒有禁止發表。這或可視為向普京發出的信號,中國領導層清楚地知道與受到西方制裁的俄羅斯保持關系的風險。如果在烏克蘭取得太大成功,普京也許會太過自信。習不會將普京置之不顧,但也不會過於信任。畢竟,作為獨裁者,習也了解跟他一樣的人是怎麼想的。"

不能提供真正的替代

《日報》寫道,普京和習近平在北京高調彰顯兄弟情誼。他們希望建立與西方對立的模式。然而:"普京在烏克蘭失算,北京則在俄烏沖突以及中東迄今為止沒有提出任何建設性建議。很明顯,北京和莫斯科並不能提供真正的替代模式,除了對外彰顯的友誼秀之外。"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