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 一直在想,從來不說

(德國之聲中文網) 瑞士《新蘇黎世報》以"中國倒退回毛澤東時代"為題,刊發評論指出,疫情爆發至今已有兩年半,中國民眾仍然難以重獲旅行自由,而中國政府卻得益於全面升級的社會管控。

"曾幾何時,擁有護照是自由的象征。大約只有10%的中國人擁有護照,也就是能夠走出國門。尤其是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越來越有錢、休假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出國旅行。根據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的統計,2019年,中國游客在境外消費支出高達2500億美元。"

"和毛澤東時代相比,中國民眾在日常生活中擁有越來越多的自由,這增強了中國人對自己國家未來的信心。個人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有錢又有閒的結果就是,人們能夠享受生活: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玩什麼就玩什麼,想去哪兒就去哪兒。"

"可是,新冠疫情爆發後,中國當局幾乎不再簽發新護照,到期的老護照也難以延長。最近一年甚至還有消息稱,有些政府機關、企業單位甚至還要求人們上交護照。原本只有異議人士、少數民族會遭遇這樣的情況,現在這變成了大多數人的境遇。"

"就和當年東德一樣,只剩一小部分特殊人士能夠出國,比如國企外派員工、出國留學人員等。出國訪問親友不再是'必要的出行',國際航班也大量削減,價格則高得令人咋舌。入境隔離規定則更是苛刻得離譜。海外中國公民回國的基本權利也遭到了極大限制,許多家庭都遭到了分隔。"

"而且,即便在國內,民眾的行動自由也受到了限制。健康碼、肆意的封城、隔離規定都讓中國人的國內旅行變得遲滯不堪。與此同時,監控程度則在上升。政府能夠知曉誰去了哪裡、誰在哪裡進行新冠檢測。這一系列措施都會強化個人的無力感,強調'老大哥'才是掌權者。"

"如此防疫政策的台面上理由是民眾健康,認為集體利益應該比個人權利得到更為優先的保護。不過,在習近平眼中,這一切也和思想隔離、社會管控有關。要是中國游客能夠親眼看到歐洲人不戴口罩、不憑疫苗證明自由跨境流動,能夠親眼見證坐得滿滿當當的音樂廳、足球場,能夠親眼看到門可羅雀的病毒檢測站,他們就有可能質疑習近平的嚴苛清零防疫策略。"

"海外中國人已經見證了這一切,可是如果他們在中國社交網絡上分享瑞士、德國、澳大利亞的美好自由之後疫情生活,他們的帖子就有可能被刪除,甚至還會遭到封號處罰。"

"自由遷徙、出境自由是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規定的基本權利,中國當年也參與了該文件的制訂。在中國簽字卻沒批准的《公民權利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中,也同樣規定了這些基本權利。這再一次表明,中國只在口頭上承認這些人權,實際上卻並不是這樣。習近平正在無限期封鎖本國民眾。"

瑞士《金融經濟報》以"黑龍江畔的小情小愛"為題,刊發評論指出,盡管當前中俄兩國高調展示伙伴關系,但是中國人內心永遠不會忘記俄羅斯歷史上吞並了大片中國領土的事實,因為俄羅斯在思想上、行動上仍然停留在帝國主義年代。

"1969年烏蘇裡江的珍寶島沖突,仍然存在於中國人的記憶中。當時,蘇聯和毛澤東治下的中國正處於意識形態與地緣政治對抗之中。珍寶島武裝沖突幾乎釀成了戰爭。與此同時,克格勃也在大面積更改吞並領土上的中文色彩地名。中蘇對抗促成了美國總統尼克松在70年代與中國交好,從而孤立蘇聯。如今,世界權力格局發生了劇變。但是當前的局勢也不會永遠保持。一旦俄羅斯人意識到他們不過是北京的小伙伴,形勢就會再次發生變化。"

"中國人的故土情結和俄羅斯對遠東領土的偏執構成了一對矛盾。俄羅斯人感覺他們的南方鄰居越來越強大,經濟實力越來越不對等,長遠來看,俄羅斯有可能在貿易、人力、投資方面陷入依賴中國的局面。目前,中國人正在悄然醞釀著對俄復仇情緒。就像法國政治家甘貝塔(Léon Gambetta)在1871年德意志帝國奪取阿爾薩斯-洛林後提出的忍耐建議一樣:Toujours y penser, jamais en parler - 一直在想,從來不說。總有一天,中國人也會談論起這些話題。"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