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相互需要的德國與中國

(德國之聲中文網)維也納出版的奧地利《標准報》以“為什麼中國在海外發動魅力攻勢”為題,刊文分析了中國當前為何對外國資本以及外國市場的高度渴求。

作者指出,中共一直對民眾許諾經濟會越來越繁榮,但是目前卻面臨青年失業率高企、人均收入增長趨於停滯的不利局面。“中國經濟仍然在房地產危機中掙扎,因為多年來,北京一直靠投資來拉動經濟增長。2010年後,中國在全國各地大興土木修建機場、鐵路等基礎設施,並且為湧向城市的農民工修建了無數住房。這很快導致了產能過剩的局面,所以在2014年前後開始用‘一帶一路’向其他國家輸出過剩產能。”

“誠然,現在情況不同了。如今的中國經濟更加高智能、高品質、高科技,不再是單純依靠架橋修路,而是制造手機和電池。但問題是,政府依然花費過多的資金來促進這種增長。在全球層面上,投資拉動在經濟總量中的佔比平均為25%左右,但是在中國,這個比例達到了40%。其代價則是犧牲消費和中國人的生活水平。”

“此外,商品要出口,就必須要有海外買家。若想讓電動汽車產業取代房地產業、而且一時半會也找不到足夠的國內買家,那麼就必須試圖在歐美市場來銷售這些汽車。去年,中國對外出口的電動汽車、鋰電池、太陽能發電板的總額達到了1430億美元,同比增長30%。難怪中國對歐盟的貿易順差達到了4000億美元之巨——二十年前,中歐貿易順差只有400億美元。”

文章最後指出,歐盟、巴西等國領導人還在抱怨中國向海外傾銷過剩產能,中美之間的激烈競爭也不太會有所平息,因此中國亟需魅力攻勢來為本國經濟爭取外援。

杜塞爾多夫出版的德國《商報》以“德國必須與中國達成妥協”為題,刊發瑞士宏觀經濟學家Lena Sellgren撰寫的客席評論。文章指出,如果德國不能和地緣戰略競爭對手中國達成合作,氣候保護等全球目標就難以實現。

“作為歐洲增長引擎的德國正面臨艱難的經濟形勢。它的工業生產在下降,國家財政愈發緊張。中國也面臨著自己的問題:內需疲軟、房地產業陷入危機。與美國不同,中國和德國都面臨嚴峻的人口結構變化,消費者正在減少支出。作為兩個經濟中心國家,中國和德國目前的表現都低於平均水平。德國經濟具有強烈的出口導向,中國則是其最重要的貿易伙伴。這意味著,中國對德國產品需求的疲軟,也會損害整個歐洲的經濟增長。”

作者指出,德國政府在其去年制訂的中國戰略中,認識到對中國的經濟依賴構成了戰略風險,因此正在推行多樣化策略,與此同時也認識到繼續和中國進行貿易的必要性,但是必須更加對等。

“在某些尖端科技領域,中國處於領先地位,也是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對手。中國的汽車電動化正在飛速推進,全球汽車產業日益聚焦於中國,因此歐洲汽車產業正面臨重壓。”

“從長期而言,用經濟民族主義或者產業政策來應對這種競爭並不會是一個成功的策略。相反,這可能會阻礙經濟轉型、阻礙全球氣候保護目標的實現。也許,這一現實會為基於共同利益與相互依賴的合作提供新的動力。”

文章總結稱:“所以,盡管具有可以理解的地緣政治憂慮,德國政府依然最好適應當前的現實,而不是將中國拒之門外。”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