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莫迪基輔之行中的中國因素

(德國之聲中文網)去年年初,俄羅斯侵烏戰爭爆發一年之際,印度總理莫迪曾到訪莫斯科,並同俄羅斯總統普京熱烈擁抱。不過,《新蘇黎世報》文章認為,莫迪訪俄只是傳統盟友之間的例行公事,其意義完全不能同莫迪此次的基輔之行相提並論。這篇題為《莫迪在基輔向西方發出信號》的長篇分析文章寫道:

“俄印伙伴關系可以追溯至冷戰時期。在長達幾十年的時間裡,作為不結盟運動的成員,印度一直視俄羅斯為可靠盟友以及先進武器的供應國。直到今天,俄羅斯仍對印度具有重要意義,認為俄羅斯是歐亞大陸上對中國的重要抗衡。對於印度來說,一旦巴基斯坦、中國和俄羅斯三個核大國走得太近,無異於一場地緣政治層面上的噩夢。一段時間來,俄羅斯同中國的密切關系令印度深感憂慮。在印度看來,同中俄兩國共同出席一些多邊合作機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其中就包括金磚集團以及囊括多個歐亞國家的上海合作組織。

與此同時,西方在印度地緣政治戰略中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而這一戰略的核心就是對中國的快速崛起進行管控。至遲從2020年5月中印再度爆發邊境沖突後,印度就已經將中國視為其緊迫的安全威脅,並期望借助美國來遏制中國的霸權主張。2023年6月,莫迪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說,稱世界正面臨‘陷入無規則對抗的危險’,並強調只有印美兩國精誠合作,才能遏制這一趨勢。莫迪表示,印度和美國在打造‘自由、開放和包容的印太地區願景’的問題上達成了共識。莫迪在演講中稱,美印日澳四國組成的安全對話機制Quad是一支‘向善的力量’,而中國則對該機制充滿了敵意。”

莫迪出訪基輔之際,中國總理李強也正在莫斯科訪問。或許這只是時間上的巧合,但中印的外交取向由此可見一斑。

“中國當然也對東歐有興趣。莫迪訪問波蘭和烏克蘭之前,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今年五月在訪問法國和塞爾維亞之後,則訪問了匈牙利。這無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匈牙利是俄羅斯在歐盟內最親密的盟友,而波蘭則是歐盟內俄羅斯最堅定的反對者。

在俄烏戰爭問題上,中國、日本和印度等三個重要亞洲國家采取了不同的立場。中國站在俄羅斯一邊,並以向俄羅斯大量提供軍民兩用產品等方式,對戰爭提供支持。日本則義無反顧地站在烏克蘭和西方陣營一側,部分原因是日本認為印太地區面臨同樣的危險,因為一心希望成為霸主的中國也在不斷提出領土要求。

印度並不想明確選邊站。但73歲的莫迪總理搭乘火車出訪基輔足以表明印度對烏克蘭捍衛主權的支持。”

對於印度總理莫迪的基輔之行及其對中印角力的影響,《世界報》寫道:

“在俄烏戰爭中,印度宣稱中立,並呼籲應以俄烏雙方都能接受的方式結束沖突。但間接層面上,印度與中國一樣,都站在了俄羅斯一邊,並為俄羅斯的侵略戰爭提供了資金。同其主要地緣政治對手中國一樣,莫迪的印度也從與俄羅斯的石油交易中獲益匪淺,而這在戰前是不可能的。

更重要的是,為了在中印關系異常艱難的背景下,使中印俄三角關系能夠保持平衡,印度也離不開俄羅斯的幫助。而隨著目前莫斯科對北京的依賴程度與日俱增,新德裡已不得不采取反制措施。”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