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常出現這 3 種想法,會害你很不幸!邁向快樂的練習

我們總是用不切實際的要求絆倒自己。若不是我們總是這樣為難自己,幸福可以如此簡單。每個人都希望,這個世界有義務使我們高興及滿足?不過,如果我們的同伴也有相同的想法時又會如何?如果他們不顧慮到我的幸福,而只關心自己的幸福時該怎麼辦?那麼我不就是白白等待他們的支援?在腦袋裡來回想這些問題不會有什麼幫助,幸福的人用他們的行動來回答這些問題,行動帶來幸福,不過當中還需要見解和知識。

每個人都希望,這個世界有義務使我們高興及滿足,不過,如果我們的同伴也有相同的想法時又會如何?如果他們不顧慮到我的幸福,而只關心自己的幸福時該怎麼辦?那麼我不就是白白等待他們的支援?

在腦袋裡來回想這些問題不會有什麼幫助,幸福的人用他們的行動來回答這些問題,行動帶來幸福,不過當中還需要見解和知識。

來自美國的阿爾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發展出情緒行為療法(RET),這是現代最成功的行為治療方法之一。情緒行為療法旨在排除阻礙我們獲得幸福的無意識及非理性信念,因為生活的藝術在於認識自我,第一件要體認到的事就是

外在事件並無法直接決定我們的行為,中間還要經過深植在我們腦中的法則。

一位男子在公車上踩到一位女性的腳,她會如何反應?大聲斥責這個人嗎?還是接受他的道歉及一杯咖啡的陪罪?這位年輕女子的腦中正在對這起偶發事件與反應做評價:從「他不是故意的」到「這種事總會發生在我身上」再到「這個白目!」

艾利斯根據 ABC 模式分析各種情況

  • A(activating events):觸發事件

  • B(belief system):價值、信念

  • C(consequences):身體、感覺、行為

心理學家在做了無數個研究後發現,感到憂鬱、害怕或壓力大的人容易做出非理性的判斷。艾利斯發現,對於生活感到不滿的人所擁有的不理性的想法,可歸咎於 3 種非理性的信念,以口語來表達的話分別為:

  • 我必須是完美的
    只有我做得完美並得到認可,我才會自己感到滿意。

  • 你必須對我好
    不隨時以公平且周到的方式對待我的都不是好人,應該得到懲罰。

  • 你必須讓我幸福
    唯有當這個世界實現了我的願望、保護我遠離災難時,我才會變得幸福。

正是這些想法把人帶往不幸,過多的期盼勢必會換得失望,因為沒有人是永遠處於完美狀態、受到公平對待且受寵的,這 3 個想法為憤怒及憂鬱的心情打開了大門。

唯有當人不以非黑即白的視野來看世界,而是接受灰色地帶的存在並且能忍受其他人也和自己一樣不完美時,才會變得幸福。

這當中的藝術就是把不理性的信念轉變為理性的信念。

舉個例子:畢業考眼看就要來臨,一位學生要用怎樣的心情來準備?「我一定要考過,如果不及格我就是個失敗者,那我就什麼事也做不了。」這就是典型非理性的想法,恰好符合上述的第一個句子:我必須是完美的。

如果用「我想要」取代「必須」的話,我們就可以把它轉變成理性的信念:「我想要通過考試!如果考不過,那我就再考一次,如果我一直考不過,那我就找一個我能力所及的工作。我在其他領域也能成功並且幸福。」

這裡要說的並不是一個「一切都無所謂」的態度,而是「我想要,且將會……」這會激勵你用盡全力做出最佳表現,但給自己過度的成就壓力往往會適得其反。

揪出非理性的信念會幫助你把不幸轉變為幸福,有時候它能讓一個失敗的行為轉變為成功,不過,有時候當心中的害怕和障礙使人們怯於對抗這些信念時就行不通了。例如有些人想要交更多朋友,卻不敢與陌生人攀談。我們該如何把信念化為實際行動呢?

曝露療法(Exposure therapy) 是建立於行為治療法提倡人之一的約翰.華生(John B. Watson)的理論:

不要否定你的害怕,不過你要強迫自己去做不敢做的事。

一而再再而三地和陌生人攀談,你會很快地發現,並不會有什麼糟糕的事發生,沒有人會責罵你、沒有人會逃跑、更沒有人會報警。也許你會迎來錯愕的眼神或惱人的搖頭,但更常換來的是一場有趣的對話,這些正面的經驗能讓害怕消失。

(本文整理、摘錄自《美好生活的練習題》,光現出版)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