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輔助器續命9月 成功換心

三軍總醫院成立經心室輔助器心臟移植病友會,醫療團隊與病友一起享受獲得新生的美好。(記者傅希堯攝)
三軍總醫院成立經心室輔助器心臟移植病友會,醫療團隊與病友一起享受獲得新生的美好。(記者傅希堯攝)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65歲李先生3年前急性心臟衰竭發作,三總的醫師硬是以12次電擊,從鬼門關把他搶救回來,李先生急需換心卻苦無心臟捐贈者,只能靠心室輔助器爭取等待時間,沒想到一等就是9個月,歷經多次感染與中風,終於完成心臟移植、順利回家。

三軍總醫院22日成立「經心室輔助器心臟移植病友會」,三總院長洪乙仁指出,三總心臟移植技術在國際間獲得肯定,至今年7月底已完成9例移植手術,65歲的李先生和43歲的陳小姐就是靠心室輔助器續命,等到換心成功。

三總指出,心臟疾病在國人的10大死因排行第2名,心臟衰竭更有「心臟癌症」之稱,預估台灣地區有36萬心臟衰竭病患,其中2萬人需要醫療積極介入,而等待換心的病患則有234人,但每年約只有60-70例換心手術,三總院長洪乙仁指出,要找到適合心臟是需要緣分的,而配帶心室輔助器延續病患生病,就是等待緣分的到來。

65歲李先生(中)因阻塞型心臟病經三總12次電擊由鬼門關搶救回來,他在軍醫局長蔡建松、三總院長洪乙仁陪同下,在許願樹掛上自已的心願。(記者傅希堯攝)
65歲李先生(中)因阻塞型心臟病經三總12次電擊由鬼門關搶救回來,他在軍醫局長蔡建松、三總院長洪乙仁陪同下,在許願樹掛上自已的心願。(記者傅希堯攝)

如患者李先生為阻塞型心臟病,曾在其他醫院裝置2個心血管支架,但心臟仍持續衰竭,3年前年因急性心臟衰竭發作,送三總急救,三總的大夫硬是以12次電擊,從鬼門關把他搶救回來,急救後至三總裝置曾裝置葉克膜、暫時性心室輔助器等待移植,等待期間達9個月,在成功接受心臟移植後,現已出院,迄今狀況穩定。李先生的女兒感謝三總心臟醫療團隊給父親的新生。

43歲的陳小姐是先天性的擴張型心肌病變患者,在40歲那一年病發,陳小姐指出,一發病她就立刻裝上了心室輔助器,很幸運的在1個月後就等到換心的機會,現在換心2年多了,她也在今年元月重返職場,享受新的生命與生活。

三軍總醫院副院長蔡宜廷表示,心室輔助器分為短效型與長效型,根據患者不同狀況使用,其宗旨為幫助急性與末期心衰竭的患者度過等待心臟的時間,並順利等到換心。而不符合心臟移植資格的患者亦可使用長效型心室輔助器作為終點治療的選項,出院後配戴著心室輔助器生活。

三總昨日「經心室輔助器心臟移植病友會」正式成立,除提供院內心臟移植患者交流平台,讓每位病友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歸屬感和勇氣期許。未來不只為國內心衰竭患者帶來一線生機,更幫助亞太地區心臟衰竭治療及心臟移植的發展,增進病患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