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胸悶...不是鬼壓床!心房顫動易誘中風
農曆7月,有長輩因心悸胸悶,誤認鬼壓床而去廟宇收驚。醫師提醒,很可能是「心房顫動」警訊,血液一旦出現血栓、流入腦部,恐引發腦中風,需用抗凝血劑預防。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團隊研究發現,亞洲人使用口服新藥的CP值,比傳統藥物高,除了減少腦中風發生,顱內出血副作用也顯著降低,有望減少更多病人失能臥床而落入長照。
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詹益欣表示,心房顫動是因心臟亂跳,速度快又亂,導致患者出現心悸、暈眩或胸痛,但也有病人無典型症狀,對心房顫動無感;其危險群為有慢性疾病的老人家。不過,很多門診長輩不知自己有心房顫動,誤認胸悶是胸腔出了狀況而跑錯科,甚至有人誤認自己被鬼壓床。
詹益欣強調,當心房亂跳,血液流速可能在心房減緩或滯留,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順流至腦部造成阻塞,就會引發缺血性腦中風,失能及死亡率都高。據衛福部今年公布的10大死因排行,腦中風就位居第4位,幾乎每6人就有1人是心房顫動引起。
詹益欣說,心房顫動盛行率為1%到2%,發生率自65歲後直線上升,65歲以上為5%,80歲以上為10%,由此推估全台約23萬到46萬名患者。隨台灣步入高齡社會,患者只會愈來愈多,如何避免因心房顫動誘發腦中風,成為心臟科醫師最重要的功課。
詹益欣指出,過去心房顫動病人使用傳統抗凝血藥物防腦中風,但傳統藥物容易與含維他命K的食物及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出血副作用也高,加上亞洲人的飲食多元,相較西方人使用藥物的療效來得差。雖然新型口服藥物問世,改善傳統藥物的治療限制,卻沒有以亞洲人為主體的相關研究,醫學實證有限。
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團隊利用台灣健保資料庫分析,證實使用新型口服藥物的患者,與使用傳統藥物的患者相比,其缺血性中風發生率、住院性大出血發生率及顱內出血發生率均顯著減少。且台灣病人使用新藥後,也能減少急性腎臟損傷風險、延緩腎功能衰退。
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團隊的研究結果,提供亞洲心房顫動患者在使用口服新藥的療效與安全性上更多實證,論文分別發表於國際神經醫學領域期刊「Stroke」及國際心臟醫學領域期刊「JACC」。
詹益欣說,心臟團隊雖是研究藥物療效,但仍希望民眾從生活習慣中,提前預防血栓與中風發生,包括減少鹽分攝取,多吃魚、蔬果、全穀類食物,戒菸限酒,多運動維持健康體重,均有助維護心血管健康。而平時也建議定期自我檢測脈搏,若發現心跳不規則,就應提高警覺,及早就醫檢查。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