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大師是冷漠母親? 政治受難者創傷

捍衛兒童福利、反對家暴的心理學大師,為何會讓親生兒子飽受心理創傷?80年代知名的瑞士心理學教授愛麗絲米勒(Alice Miller),幾乎是兒童心理學課本中必然出現的人物。但她兒子馬汀米勒(Martin Miller),卻飽受父親家暴,母親從未出手保護過他。母子關係疏離是馬汀終生的遺憾,因為自己也是心理治療師,他拜訪母親少女時的親友,想拼湊出母親無母愛的原因?這才明白母親是政治受難者,二戰時期被納粹追捕幾乎失去一切,因此在心中築起恐懼高牆。

圖/公視主題之夜SHOW
圖/公視主題之夜SHOW

瑞士心理治療師 馬汀:「母親從來不曾在我父親面前保護我,一次都沒有。」

在紀錄片「誰怕愛麗絲米勒」(Who's Afraid of Alice Miller?)中,瑞士心理治療師馬汀米勒(Martin Miller),到美國拜訪也是心理治療師的表姨伊蘭卡(Irenka),暢談自己小時候被父親家暴的往事。表姨更像他心中慈母的樣子,而他在年過60後才知道,人生的最初六個月,是表姨照顧他,因為母親忙於撰寫博士論文。

瑞士心理治療師 馬汀:「我覺得我母親是分裂的,她在她書裡創造了一個愛麗絲米勒,那是她希望做,但現實中從不曾做到的。」

維基百科上的愛麗絲米勒(Alice Miller)是1980年代知名心理學家,反對虐待與家暴兒童,幾乎每個修習過兒童心理學的人,都聽過她的名字。但愛麗絲米勒與自己兒子的關係相當疏離,在馬汀眼中,她無視孩子被丈夫家暴多年,是冷漠到不正常的母親。在專訪她的記者眼中更是個控制狂,完全推翻「一心保護兒童的心理學家」這種人設。

瑞士記者 康內莉亞卡吉絲:「我問她約什麼時間,她只說:你到了就知道。她甚至在星期天打電話問我老公:你老婆在哪?她是不是在做我們的專題?太可怕了。」

瑞士心理治療師 馬汀:「儘管我母親對我非常非常惡劣,我愛我的母親。」

對母愛的渴望讓馬汀不放棄了解愛麗絲,他走訪多國,找到母親少女時代的親戚,以及晚年為母親做諮商的心理治療師。想明白母親為何這麼不愛兒子?卻慢慢拼湊起讓母親陰暗憂鬱的過往:愛麗絲米勒1931年出生於波蘭,納粹掌權,全市猶太人都被監禁,她拚命逃到華沙,用假身分過活,不承認自己是猶太人,隨時提防要被抓走,但其實納粹的眼線就住在附近。

瑞士紀錄片"誰怕愛麗絲米勒":「在華沙的日子,我完全憑藉直覺生存,每個新狀況都需要智慧,你必須仔細觀察周遭發生的事,保持警戒,如被逐獵的小鹿設法求生,不管去哪裡 你都有暴露猶太人身分,並被交給蓋世太保的風險。」

愛麗絲米勒是典型的政治受難者,儘管她努力幫母親與妹妹逃離,其他親友多數在二戰時期,死於納粹手中。愛麗絲靠著不斷說謊、假名與假身分保護自己。米勒到中年才知道自己算是猶太裔,因為愛麗絲是猶太人,但母親在家絕口不提往事,包括曾與妹妹在逃難過程中失散,以及真正的初戀情人。

瑞士紀錄片"誰怕愛麗絲米勒":「他是國內反抗軍的中士,就在那時我們共度了我們的第一夜,在一片混亂中那是無比幸福的時光,彷彿是對美好未來的一個承諾。」

但馬汀的生父似乎就是拆散這對小情侶的納粹眼線,至此馬汀明白:納粹追殺與政治迫害,幾乎讓母親失去一切,完全身不由己。

瑞士心理治療師 馬汀:「她說,有個與蓋世太保合作的波蘭勒索者,曾經追求過她。接著她說了這句不詳的話,她說:對了,這名勒索者的名字和你父親一樣,他的名字是安德烈米勒。」

至此,馬汀漸漸能脫離兒子的角色,看待少女愛麗絲為了全家人的活命,而向命運一再妥協低頭的無奈。馬汀接受公共電視主題之夜映後論壇的視訊訪問,談到25年的心理治療師職涯中,接觸過的80多位「代際創傷」德國民眾。他們的上一輩都被困在戰爭或政治迫害造成的情緒障礙中,以致於無法有正常的親子感情交流。戰爭或政治受難者心中的鎖,往往造成下一代很難說出口的內心創傷。也許此生要敲開這把鎖並不容易,但嘗試去探索並理解上一代,可能是釋懷與療癒自己的開始。

更多 TVBS 報導
傳承白色恐怖歷史記憶 政治受難者走訪不義遺址
12歲敘利亞女孩親歷戰爭、逃亡、難民營 為《魔籽公主》獻聲
天天有戰事 戰地兒童嬉戲見暴力
國安法下!香港書展.出版業「白色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