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測驗從何而來,又往何處去?鮮為人知的心理測驗史

7月專企1-2

心理測驗從何而來,又往何處去?鮮為人知的心理測驗史
心理測驗從何而來,又往何處去?鮮為人知的心理測驗史

現今流行的心理測驗多看似有趣,偶爾成為大眾的話題,
但在過去,心理測驗對社會卻有巨大的實務應用潛力,
它最後該往何處去,或許該由其發展史進行說明。

撰文/高玉靜

作為心理測驗的使用者,我們常藉由測驗結果協助自己增進對自我的認識與了解,卻鮮少從這些測驗的發展沿革角度思考。簡單來說,心理測驗作為一項人心偵測工具,反映出的是其所屬時空背景下之人類基本心理及社會需求。因而,以下將先從心理測驗的發展歷史出發,除了能看到心理測驗的演進過程與發展趨勢外,也可以藉此窺見心理測驗如何回應上述需求,又如何在社會主流思想的變化中成為論述資源的一部分,及其如何在權力結構中成為權威論述產生影響力等。

面相決定能力的時代

在西元四世紀,西方曾有以人的面相來解讀人類性格的紀錄,正所謂相由心生、人如其相,面相學也為後來顱相學的發展奠定基礎,法蘭茲‧約夫‧嘉爾(Franz Joseph Gall)是德國的生理學家,他於西元1800年提出顱相學的概念,主張大腦為人類的心理能力與人格特質之所在,因而可從顱骨的形狀評斷人的優勢心理功能,如:人的記憶區塊頭骨較大的話,其記憶力表現較佳。此學說在後來的歐洲社會蔚為風潮,顱相學的書籍成為當時的暢銷書,人們熱衷於頭顱測量,頭顱鑄形商品也常作為家族的收藏,各式相關訓練課程開辦,其受大眾歡迎的程度可見一斑,且在當時,具備顱相學知識有助於提升自身社會階級,亦是上流社會的一種象徵。爾後,顱相學學說傳播到美國,演變出透過摸顱骨來給予職涯建議或矯治監獄犯人等應用,成為當時的一種權威論述。

客觀與標準化

1880年代晚期,實驗心理學在歐陸與大不列顛蓬勃發展,人類心智在實驗中經由客觀的程序予以測試,此階段使用各種黃銅器具測量人的感覺閾與反應時間,並將其與核心智能等同視之,例如:馮德(Wilhelm Wundt)1879年在萊比錫成立心理實驗室,認為人的思考速度有個別差異,可從其反應時間予以判斷,換言之,反應比較快的人比較聰明。法蘭西斯‧高爾頓(Francis Galton)為大不列顛維多利亞時代新實驗心理學的創始人,非常沉迷於測量,1884年在倫敦成立人體測量實驗室,他證實了個別差異不止存在,還可以標準化程序進行包含了生理與行為層面的客觀測量,奠定了心理計量學與差異心理學的方法基礎。隨後,詹姆斯‧麥基恩‧卡特爾(James McKeen Cattell)將其跟從馮德和高爾頓所學習之新實驗心理學帶往美國,他同樣關注於個別差異,並創造心智測驗一詞。

上述心理測量發展深受西方啟蒙運動以來崇尚科學與理性的影響,因此客觀、標準化程序與量化成為心理測量的核心元素。由於科學成為當時社會的新權威,達爾文的演化論、高爾頓的優生學等也因此成為當時對抗過去社會階級制度的權威論述,以「優勝劣敗」取代過去世襲的血統與階級關係,逐漸成為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往後更演變成種族主義、種族優越與大屠殺。可想而知,心理測驗工具後來的發展與使用,也難免受此意識形態波及,成為創造新階級制度的附庸手段,且讓我們繼續著心理測驗的發展歷史看下去。

階級翻轉的可能與反思

20世紀初,法國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比奈(Alfred Binet)與西奧多‧西蒙(Théodore Simon)受法國政府委託發展一份用以篩選特殊兒童的測驗工具,隨後1905年比西智力量表問世,成為第一個正式評估兒童智能的正式量表,也成為當代第一個智力測驗。相較於前期,比奈認為智力涉及高階心理歷程,並提出心智水準的概念。而這份測驗肇始於回應當時社會的實務需要,目的在將特殊兒童從一般學童中區辨出來,給予其特殊的安置與教育服務。爾後,亨利‧赫伯特‧高達德(Henry Herbert Goddard)將比西智力測驗從歐洲帶回美國,並翻譯成英文版,高達德是一名美國臨床心理學家,同時也是優生學的倡議者,其認為智能障礙歸因於遺傳因素,因此,應在美國大規模使用智力測驗來鑑別不同智能表現,以解決當時社會的貧窮、犯罪等問題,並主張智能障礙者應該被區隔、禁止生育,以減輕社會的負擔;後來美國移民局也請高達德對新移民進行智力測驗,將智力偏低者予以遣返,因遣返人數過多,對於美國當時的勞動力也產生了一些影響。後來,美國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羅伯特‧梅耶斯‧葉克斯(Robert Mearns Yerkes)將智力測驗用於軍隊士兵的甄選與分類,由於人數龐大,也因而設計出團體智力測驗形式,以增進效率並使人適得其所。

此外,英國左翼成人教育學家的理查‧亨利‧陶尼(Richard Henry Tawney)致力將知識解放至勞動階級,其認為智力測驗可以創造出新的階級論述、挑戰當時英國社會裡貴族與中產階級之優勢地位;新興階級主要依據的是才能,每個人理應有機會透過教育與自身能力在社會中流動、翻轉既有階級。1920年代初期,查爾斯‧山謬‧梅耶斯(Charles Samuel Myers)透過英國國家工商心理學研究院擴展心理測驗的社會功能,建議企業與學校使用心理測驗工具來甄選人才,從而創造人人可憑才能公平競爭的環境。然而,上述藉由心理測驗工具改造社會階級的想法或許太過於理想化,無論智能的成因來自先天或後天,根據智力測驗的結果將人分成不同等級,依舊是一種階級制度的複製,勞動階級因資源的匱乏仍有很大比例在智力測驗的表現不如上層階級;而且為了要在新的階級制度裡取得優勢,人們只關注於如何有好的智能表現,而忽略了其他情意能力層面的開展。至此,智力測驗伴隨整個社會思潮的變化竟演變成了一個新的歧視工具,後來也受到許多平等倡議團體的反對與撻伐。

心理測驗往何處去?

除了上述有關智力測驗的發展外,各式的人格測驗也在1920年代以後蓬勃發展,人格測驗主要回應人們對於「我是誰」、「我是一個怎麼樣的人」等增進自我了解的自我提問,以及進一步了解他人、產生互動與關係發展的根本心理需求。後來依據不同的人格類型論產生了許多不同的人格測驗,如:卡爾‧榮格(Carl Jung)的心理類型、五大人格特質理論等,且其形式也十分多元,除了自陳式測量外,也有採用投射技術,或以幾何圖形與色彩讓受試者自我表達的藝術形式人格測量工具,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讓你更了解自己的心理之書:專業又有趣的心理遊戲、心理問卷與心理測驗發展史》一書,將可一睹過去各種人格測驗的多元樣貌。

在歷史的洪流中,心理測驗因著某些理由被發展出來,後續在社會當中如何被使用、產生了何種社會影響力,測量工具本身其實無法作主。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我想,作為工具的主人,人們根據測驗結果產生的分類、歧視,甚或社會隔離現象,應當對此有所覺察與反省,今日我們處於民主且價值多元的社會中,權威論述雖不似過去有那麼強的支配性,然而,在當今眾多紛雜的聲音中,仍不乏有藉著心理測驗資訊強化其論述、企圖製造群體對立或披著科學外衣、混淆視聽的偽裝者在其中。因此,當我們欲藉心理測驗工具解碼人心,並據此進行決策時,需要格外地謹慎、小心。人役物而非役於物,一則不該將人工具化,二則當人使用工具來達成自身目標,他者必須辨識其立場及影響其決定背後的信念或意識形態,如此方能不失脈絡、知其限制地使用心理測驗,從而得到更全面的理解!

高玉靜

輔大心理系副教授,教授心理測驗、時間心理學等課程。熱愛探究人類心理現象及對其在時空之變化議題深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