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商如何挑選? 專家提「3大關鍵」:收費標準要明確標示

台北市 / 潘維邦 綜合報導

您選對心理諮商了嗎?近年來民眾越來越重視自身的心理健康議題,台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在生活中的每一個面向,如親子關係、親密議題、人際互動、壓力調適或自我認同等面向,若發生情緒困擾、心情沮喪,代表需要心理支持與釐清、面對及處理,為此鼓勵民眾勇於尋求專業心理諮商的協助,並提醒民眾透過3招選擇合法的心理諮商服務,以維護民眾的權益及心理諮商品質。

台北市衛生局說明,為幫助民眾選擇與辨識合法的心理機構,及獲得合格的專業心理諮商服務,提出「挑選心理諮商有3招」,以確保民眾的權益及心理諮商品質,避免發生相關消費爭議。

以下為3招挑選心理諮商:

第1招,選擇有衛生局核准登記的心理機構,心理機構應依法揭示開業執照及所屬心理師證書。

第2招,選擇有衛生局核給執業執照的心理師,臨床或諮商心理師執業時應配戴執業執照。

第3招,選擇有揭示收費標準的心理機構,心理機構應依法揭示收費,並開立收據及收費明細表。

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理事長藍挹丰說明,心理師為專業醫事人員,其執業資格依法有嚴謹的規範,必須先主修臨床或諮商心理相關碩士班,在醫療、醫事或中央指定的諮商心理師執業機構歷經實習1年,成績及格使得畢業;後續報考國家考試,取得衛福部核發的臨床或諮商心理師證書,還需加入執業單位當地公會,由各縣市衛生局核發執業執照,才能執行心理諮商業務。

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理事長吳孟璋指出,除了一般心理困擾的諮商之外,臨床心理師還可提供精神病或腦部心智功能的治療,心理機構應該清楚明確、公開揭示提供服務的種類和相關費用,並有開給收費明細及收據的義務,建議民眾可主動向機構了解服務、費用、權益保障。

依據衛生福利部醫事管理系統資料,截至今年11月17日為止,台北市轄內設有精神專科的醫療機構有25家醫院及69家診所,另設有103家心理機構,其中心理諮商所68家占66%、心理治療所35家占34%。若民眾想瞭解合法的心理諮商服務機構,及合格專業的心理師,可至「衛生福利部醫事查詢系統」(首頁/醫事機構查詢)或「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官網」(首頁/資源地圖)查詢相關資訊。

原始連結



更多華視新聞報導
免費心理諮商預約踴躍 衛福部9月前將推新方案
屏東老店冷凍餛飩大腸桿菌超標 開罰3萬元
LiTV大當機破案關鍵曝 駭入刪檔案「筆電復活」露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