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冬季好發 如有不適症狀速救醫

今天是119台灣心肌梗塞日,近年衛福部資料統計,心血管疾病是台灣十大死因第2名,每年約有1萬7千人死於心血管疾病,其中急性心肌梗塞更是導致台灣民眾死亡的重要原因。專家表示,曾罹患心肌梗塞的病人,一年內有15%的機率,心肌梗塞會復發,尤其有三高以及抽菸、肥胖、缺乏運動、有心臟病家族史的民眾,是高風險群,要小心預防心肌梗塞。

病友 高先生(2022.11.29):「(這次有嚇到。) 嚇到了,鬼門關跑一遭了,很恐怖。」

50歲的高先生與朋友聚餐時,突然心臟痛,瞬間失去意識,立刻送醫急救。

台中慈院心臟內科主任 林茂仁 (2022.11.29):「這病人是(心室)下壁心肌梗塞,他的右冠狀動脈中段100%都狹窄了。」

台北慈院副院長 張恒嘉:「供應心臟血管的兩條冠狀動脈突然發生完全堵塞,含氧血的血液沒辦法供給我們心肌細胞的話,心肌細胞開始缺氧,缺血之後就會開始壞死。」

心肌梗塞多屬於急性發作,主要症狀是胸口開始出現廣泛性疼痛,進而擴及到肩膀、下巴、牙齒、上腹部及後背。

台北慈院心臟血管科醫師 劉冠良:「突發性的胸痛,然後一口氣上不來,好像一隻大象坐在你的胸口上面那種感覺,還會合併冒冷汗、噁心、嘔吐,甚至昏倒。」

出現心肌梗塞,必須進行氣球擴張術及置放支架的心導管治療,盡快恢復心臟血流供應,否則心臟組織將永久受損壞死,嚴重甚至休克或死亡。

台北慈院心臟血管科醫師 劉冠良:「氣球擴張術只是在放支架之前的一個初步治療,讓這些血塊經由氣球、水球的擠壓,把一塊(血塊)變成把它粉碎,讓血可以通過阻塞的地方。」

冬天是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70多歲翁先生,20多年前心肌梗塞,沒想到又復發,幸好及時治療救回一命。

患者 翁先生(2022.12.15):「半夜的時候,從左臂開始,一直到下顎都會痛,經過兩次手術,我全部裝了4支(心臟)支架。」

心肌梗塞的病人,再度發作的風險比一般人高二倍以上,如果沒有好好控制病情,十年內至少三成以上有復發的可能。

台北慈院副院長 張恒嘉:「1年內甚至可以高達15%會再復發第2次心肌梗塞,有腦中風、心肌梗塞、周邊血管疾病,3種動脈血管疾病都有的話,甚至1年裡面4個就有1個會再復發 。」

三高控制不良的病人,以及抽菸、肥胖、缺乏運動、有家族史的民眾,都是心肌梗塞高風險族群,保持規律作息、運動習慣,避免情緒波動太大,才能預防心肌梗塞找上門。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冷空氣一波波 初二回娘家低溫恐探10℃
接連痛失至親 志工伴獨居婦助打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