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裝14根支架還在創業 宏碁、緯創大家長施振榮:我不怕晚節不保

心臟裝14根支架還在創業 宏碁、緯創大家長施振榮:我不怕晚節不保

文:楊孟軒 圖片來源:黃明堂攝

當宏碁找到產品新定位、緯創AI訂單大爆發,泛宏碁家族(ABW)的大家長施振榮,沒有停下創業腳步。近50年多次遇困境,讓他堅信,壓力會帶來革新。

今年將滿80歲的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談起自己投資的新創公司,彷彿回春。「全世界比我更有經驗的人,都不做事了,只有我還在創業,」心臟裝了14根支架的施振榮笑著說。

「我不怕晚節不保,」這位麾下子弟兵開創了緯創、佳世達、華碩、和碩集團的資訊電子業教父表情堅定,「為了台灣未來的發展競爭力,要啟動下一波新的典範轉移。」

這3個集團旗下共有超過25家上市櫃公司,總市值超過1兆。3個集團彼此持股已經很低,但共通的特質是:傳賢不傳子。從施振榮開始,台灣擺脫華人家族的世襲格局。

跟林憲銘首創代工、品牌分拆

當年,宏碁用代工養品牌、快速鋪貨的成功模式,到了世紀之交,出現了變化。緯創董事長林憲銘迄今記得那是2000年9月的週六下午,施振榮打電話要時任宏碁總經理的他到家裡坐坐。雙方梳理完危機後,陷入一陣沉默。林憲銘突然開口用台語說道,「不然,我們拆好了。」施振榮聽到後鬆了一口氣,原來他們想法一致。

隔年,緯創資通正式成立,創下台灣代工與品牌分割的先例,友訊及華碩後來也跟隨此模式。與客戶的利益衝突,後來又讓緯創切割出緯穎,專門服務雲端客戶。緯穎如今成為泛宏碁家族中市值最高的公司。

找陳俊聖救宏碁、改產品線

2013年,已經退休的施振榮重出江湖,進行第三次宏碁改造,「那次最苦,因為之前兩次宏碁人都還在,大家很團結;但這一次宏碁人都不在了,」林憲銘解釋。另一個困難是,宏碁處在一個成熟,而且正被iPad、iPhone典範轉移的產業。

宏碁董事長陳俊聖加入後,和施振榮、宏碁元老黃少華,聯手進行宏碁第三次再造,首先是進行企業文化重整。他迅速盤點策略,與施振榮達成共識,不再生產虧本的機種,轉向經營教育用Chromebook、超薄筆電、電競筆電等,雖然年營收從巔峰的6000多億台幣,縮減到2000多億,但也改善獲利狀況,走向穩定發展。

危機後重生,推王道思維

施振榮認為,企業改革是一段恆久永續之路,需要持續不斷調整。適合台灣的企業管理,也不見得與歐美相同,因此他將腦中的管理知識、宏碁面對危機改造重生的經驗,整理成「王道思維」。

「『大艦隊』完全符合施先生的王道思想,」佳世達董事長陳其宏認為。陳其宏接班後採取併購中小型公司、組織大艦隊的方式,帶領佳世達重回成長。陳其宏解釋,艦隊是一個互惠雙贏的平台,佳世達提供資源給入股的公司,派駐管理人才、協助借貸,讓原本就資質好的中小企業快速成長。

「我就是不要跟人家一樣」

「公司不該是私人財產,」施振榮強調。他出社會的第二份工作在榮泰電子廠,親眼見到大股東挪用公司獲利,支援家族企業鉅額虧損,公司因此被拖垮,從此樹立了他一生的理念。

「Me too is not my style.」(我的風格就是不要跟人家一樣,)施振榮用這句話,總結自己一路的行業開拓與管理創新。

看更多天下雜誌
AI機器人概念股是誰》輝達再贏10年的關鍵 黃仁勳生態系31家台廠已上車
3張圖看懂AI工廠|機械手臂從「滿笨的」變好同事,頂大畢業生不用再顧機台
王永慶外孫帶領老牌電腦廠復活 攻下全球五成遊艇用電腦
失能險7月全下架,需要改買長照險嗎?4點自我評估
月光族的悲歌:月初皇帝月底乞丐!4招理財密技,擺脫窮忙生活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