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應(6625)前5月營收飆10億,董座周佑洋居高思危:大家口袋的錢就這麼多,再來要往這裡走

必應創造董事長周佑洋。
必應創造董事長周佑洋。


疫情解封後的報復性消費熱潮,演唱會製作公司必應創造(6625)2023年繳出傲人成績,營收衝破25.58億,較前年近乎翻倍成長。2024年演唱會經濟持續發酵,必應5月營收近4.2億,年增達135%,前5月營收已突破10億大關,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62%。

各界持續看旺疫情後演唱會經濟,身在業界最前線的周佑洋接受今周刊專訪,吐露的字句並沒有太多自滿,更多的是危機感。

「大家口袋裡的錢就這麼多,能分配給演唱會、娛樂的消費就這些,這是很現實的因素。」周佑洋毫不諱言地說,這股熱潮,今年底或明年就會達到頂峰。

今年恰好是必應創造10周年,儘管營收創新高,周佑洋不忘居高思危,從未將疫後高峰視作常態,而是帶領團隊積極跨出舒適圈,拓展多元營收與海外獲利來源。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包含必應創造在內的演唱會概念股,遭受前所未有的重擊,疫後解封後,隨之而來的是演唱會經濟報復性爆發。身處浪頭的必應創造,營運攀上前所未見的高峰。


周佑洋5月時接受今周刊採訪前,他才剛從上海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返台,他率領著包含導演、音響等16人製作團隊,替中國知名男藝人周深,量身打造10周年巡迴演唱會。


周佑洋忍不住苦笑說,1個月不到1個禮拜能回家,小孩都忍不住問媽媽:「爸爸是不是搬出去了?」


演唱會經濟大爆發 必應2023繳出最強一年


受惠疫後演唱會、展演經濟疫後解封,必應2023年繳出驚人成績,全年營收25.58億元,接近翻倍成長。必應更順利轉虧為盈,每股盈餘達6.68元。2024年,必應首季營運依舊維持高檔,營收達4.66億,年增率破7成,前5月營收更早早突破10億大關,達到10.41億元,年增率達62.2%。

周佑洋說明,必應創造營運團隊目前接案量能,能同時接下7、8場完整演唱會製作。若把硬體租借、人員支援等較單純案子算進去,數字會更可觀。

根據PwC Taiwan發布的《2023全球與臺灣娛樂暨媒體業展望報告》,全球娛樂媒體產業未來5年(2023至2027)的營收,年複合成長率將達2.4%。其中,音樂演出等現場實況活動,2027年為止,也會有9.6%年複合成長率。


PwC Taiwan預估,台灣的音樂廣播事業,至2027年前也能繳出4.9%的年複合成長率。現場實況音樂營收也會成長至9,800萬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11.8%。


大家用來看演唱會的錢,就這麼多…


疫後演唱會熱潮大爆發,韓團BLACKPINK、COLDPALY紛紛來台舉辦國際演唱會,必應作為國內演唱會製作第一把交椅,也成功拿下訂單。此外,必應也帶著華語圈藝人征戰全球,如林俊傑的世界巡迴演唱會。


只是,正如疫情有褪去的一天,這樣的報復性成長也有日落時分。對於國內演唱會市場的成長動能,周佑洋毫不諱言地說:「台灣人口就這麼多、大家口袋裡的錢就這麼多,能分配給演唱會等娛樂的消費就這樣,這是很現實的因素。」


「如果疫情期間公司業績是3分,2023年就是10分,那麼再來可能就會慢慢回歸到7分、8分。」周佑洋解釋。


周佑洋點出,2023年對演唱會業來說是特別一年,只是這股消費熱潮恐怕會在今年底或明年達到頂峰,接下來就會有部分演唱會門票賣不動,之後逐漸恢復到疫情前狀態。「必應2024年的目標,是盡力維持與去年持平的水準,並努力拓展多元營收。」周佑洋說。


▲周佑洋於「劉若英飛行日Final Call」高雄演唱會。必應創造提供


替必應找新成長動能 周佑洋布局海外


採訪過後,周佑洋又要匆匆動深趕往深圳。未來,周深還要到深圳、成都、貴陽的體育場開唱,每一場表演的門票同樣早早售罄。替周深製作巡迴演唱會,不只是一樁生意,更是打開海外市場、擴大知名度的最佳舞台。


此前,必應創造也協助薛之謙、毛不易等中國知名歌手,舉辦多場巡迴演唱會,逐漸在海外市場打出知名度。周佑洋專注當下的同時,更是替未來鋪路。他說:「必應創造要成為華語圈,指標的演唱會製作公司。」


「未來必應創造的成長動能,會來自拓展海外商機,以及我們開始嘗試主辦業務。」

周佑洋表示,必應會引進更多優秀境外藝人,譬如近期已參與日本搖滾團體ONE OK ROCK、女歌手Aimer台灣巡演主辦業務,必應若能自主掌握主辦能力,也能讓海外藝人來台辦演唱會更放心,必應創造得以發揮軟硬整合的優勢。


▲中國男歌手周深。圖/周深工作室微博


布局多元營收 必應下個十年?


除了拓展海外營收,必應創造開始延伸到上游的主辦業務、藝人經紀,甚至橫向投資戲劇、投入小型場館經營。譬如,必應在基隆沙灣歷史文化園區接手一座300坪小型場館,打造可以容納數百人的B'IN LIVE SPACE。


周佑洋談起這些「外務」,顯得躍躍欲試。他說,這些業務短期仍無法在財報看到實際貢獻,但心中已勾勒出商業模式。


「就像百老匯的歌劇魅影,你其實不會Care是誰唱,只要唱得好,觀眾就會覺得秀好看。」周佑洋說,國內最好的案例是賴聲川導演的《暗戀桃花源》,就算經歷數十年的時光依舊屹立不搖。假如未來五月天唱不動了、周杰倫不來了,只要必應有主辦能力、對場地理解能力高,依舊能有獲利來源。

2024年恰好是必應創造成立的10周年,他們從相信音樂旗下的小團隊自立門戶,順利撕下「五月天概念股」的標籤,成為台灣最強演唱會製作公司。下一個十年,必應創造期許自己能持續跨出「舒適圈」。


▲即將在7月開幕的基隆B'IN LIVE SPACE。必應創造提供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


更多今周刊文章
7月1日起少1個動作,房屋稅多4倍!名下擁多間房子,如何享1%自用住宅稅率?達人節稅秘招
博愛座逼讓座嗆「爸媽怎麼生的」!為何長輩總覺得應該讓?全因1975年這件事...醫嘆:誰才是弱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