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沙龍》「台灣半導體機會無限卻有瓶頸」 黃欽勇:借力使力才是解方

半導體在產業持續扮演關鍵角色,但《電子時報》社長黃欽勇指出,未來10年台灣半導體機會無限,但Double E(電機電子)的畢業生越來越少,新生兒數量亦然。因此,台灣必須開放邊界借力使力,走向全球共享,否則根本做不下去,「因為沒有人」,未來最大的bottom neck(瓶頸)可能就是人才的問題。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16日舉辦「我在『西進與長征』的路上—科技人的大陸行腳」思沙龍,邀請《電子時報》(DIGITIMES)社長黃欽勇談論台灣半導體產業現況,並由資深媒體人烏凌翔主持。

黃欽勇表示,2000年時,兩岸幾乎同時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台灣最後一條筆電的生產線也搬到了中國,如果沒有中國當生產基地,台灣最大的廣達就沒辦法1個月做670萬台筆電。台灣很難有足夠大量的勞力,也很難把全部的量產及製造都留在台灣。

黃欽勇說,兩岸在過去就是維持「相互競合、高下互見」。到了2007年iphone出現以後,中國的角色也改變了,中國國內市場價時愈來愈高,2009年GDP也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未來印度也會後來居上。

黃欽勇提到,日本如今找到台積電合作,德國也需要台灣的半導體,就是因為未來的電動車產業非常仰賴半導體,以後的汽車將沒有後視鏡,每輛車都會有超過30個攝像頭,這很可能就是由大立光來做,汽車將來就是一個會行動的電腦。

20220716-電子時報社長黃欽勇出席思沙龍,我在「西進與長征」的路上座談會演講。(蔡親傑攝)
20220716-電子時報社長黃欽勇出席思沙龍,我在「西進與長征」的路上座談會演講。(蔡親傑攝)

《電子時報》社長黃欽勇指出,未來的汽車就是一個行動的電腦。(蔡親傑攝)

黃欽勇指出,台灣去年的半導體貿易順差比整個國家還多100億美金,且半導體的附加價值率有61%,因此半導體就是台灣未來非常關鍵的產業,台灣應理性檢視供應鏈與全世界的關係,也需思考應用創新。

黃欽勇說明,全世界至今有1170家「獨角獸公司」,美國占50%,中國占20%,但卻沒有任何1家台灣公司,所以應用創新對台灣也非常重要。不過他也提到,很多人問他台灣會不會有河南鎮?但台灣只有2300萬人,基本上沒有機會雨露均霑什麼都做。

黃欽勇盤點道,台灣有801家上市櫃的電子公司,加總營業額約9400億美金,今年也預估將超過1兆美金,台灣科技業的重心有幾個轉型過程,1974年台灣從RCA引進半導體技術,到1987年台積電成立前是「產業萌芽期」,1987年台積電成立後開始初試啼聲,當時主機板、顯示器等產業開始成長,出現很多零件的需求,進口替代開始出現了機會。

黃欽勇說,真正的改變是在2009年,當時世界金融海嘯,全世界半導體業只有台積電和三星在大規模投資,台積電當時是危機入市,至今科技業都算是是「登上高峰」,但2022開始,產業就即將開始面臨新的問題。

揭露台灣產業2點問題 黃欽勇:機會無限但人才資源是關鍵

黃欽勇並提到當前台灣產業面臨的2點問題,首先,他上個月和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開會,蔡明介說,2007年台灣Double E(電機電子)的畢業生有7800多人,2017年剩5800多人,2020年剩3700多人,這是第一個問題。

其次,黃欽勇說,以他出生的1958年來說,當年新生兒有41萬人,而當時總人口只有1009萬人,但去年的新生兒不到16萬人,現在的問題是,未來10年台灣機會無限,但得擁有最多的人才資源才能成為贏家,因此必須走向全球共享。

黃欽勇強調,台灣是個harmless(無害的)的合作夥伴,必須開放邊界借力使力,否則根本做不下去,「因為沒有人」,未來最大的bottom neck(瓶頸)可能就是人才的問題。不過黃欽勇也直言,台灣的社會根本不討論這些科技業的問題,大家都只討論股價、股票的問題。

20220716-電子時報社長黃欽勇(左)出席思沙龍,我在「西進與長征」的路上座談會演講,右為主持人烏凌翔。(蔡親傑攝)
20220716-電子時報社長黃欽勇(左)出席思沙龍,我在「西進與長征」的路上座談會演講,右為主持人烏凌翔。(蔡親傑攝)

《電子時報》社長黃欽勇(左)出席思沙龍,我在「西進與長征」的路上座談會演講,右為主持人烏凌翔。(蔡親傑攝)

黃欽勇也表示,從2000年到2020年是台灣半導體供應鏈的黃金時期,因為生產基地在中國,市場需求也很穩定,不過如今疫情造成了很多問題,疫情期間全世界主要國家大約挹注17兆美金在補貼社會,而現在過多的資金在追逐有限的人才和資源,所以大部分的錢都到了谷歌、亞馬遜、臉書等網路公司。

黃欽勇接著指出,疫情也讓跨國投資減少,讓在地價值出現,出現由下而上的市場需求機會,台灣應該軟硬整合,可以做一些中國做不來、沒有優勢的項目,但台灣很多網路公司都在學中國的作法,可是像是中國抖音,台灣做的出來嗎?

黃欽勇認為,美國的大未來,就是台灣的大商機,2019年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提出5G、先進製程、AI及量子這4大重點;2021年現任總統拜登(Joe Biden)也說美國要重新掌握半導體、稀土、車用電池及藥品供應鏈,美國在檢討一個可控的半導體供應鏈,這就是台灣可以看到的大趨勢。

黃欽勇說,美國以知識、技術、金融為利器,以軍事為後盾,讓競爭者永遠望而生畏,台灣必須以矛為盾翻轉思維,打破以往的線性思維,因為現在是交錯的矩陣行供應鏈,台灣應無我、利人、利己,必須找到這種作法。

更多風傳媒報導
相關報導》 不隨英系「卡賴」起舞!蔡英文放下心結屢派賴清德出訪 挺賴派2024焦慮漸消
相關報導》 揭台股猛跌2大原因 謝金河估下半年「萬四徘徊」:下檔不會太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