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覺失調症族群死亡風險高,大型研究:降血脂藥物可以減低死亡率!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過去文獻顯示,思覺失調症患者比一般族群有較高的死亡率,其平均預期壽命明顯低於一般人群少10-15年。為何有較低的預期壽命?除自殺或意外死亡外,其中可以歸因於更高的身體疾病發生率,例如代謝症候群(包括高血脂、高血壓及高血糖等)。

思覺失調症族群死亡風險高,大型研究:降血脂藥物可以減低死亡率!
思覺失調症族群死亡風險高,大型研究:降血脂藥物可以減低死亡率!

思覺失調症患者之代謝症候群原因可能與疾病本身、飲食習慣、少運動,或藥物等相關。為了預防早發生的死亡,需要強化思覺失調症患者身體疾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其中,思覺失調症患者的代謝症候群早期診斷及有效治療為照護的重要議題。

臺北巿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和臺北醫學大學精神科團隊跨院合作,利用全國健保研究資料庫及全國死亡檔之大數據資料,以世代追蹤和時間相依共變數存活分析方法,發現降血脂藥物在思覺失調症者的使用,可以有效減少死亡(特別是自然死亡)的風險,相關研究成果最近已發表於著名的英國精神醫學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https://doi.org/10.1192/bjp.2024.85)。

第一作者北醫陳抱寰醫師表示,思覺失調症族群的身體共患症比一般族群要高(包括心臟血管疾病等),因此自然死亡比一般族群高。而該研究利用好的方法學及統計分析,主要發現強調降血脂藥物的使用,可以減少此族群的死亡危險性,且此效益具有劑量反應效應。此主題在文獻上較少探討,而所提供實證研究結果,將可能改變臨床醫師之處方策略及照護觀念。

聯醫松德與北醫團隊之研究新發現,降血脂藥物可以減低思覺失調症病患之死亡率。
聯醫松德與北醫團隊之研究新發現,降血脂藥物可以減低思覺失調症病患之死亡率。

通訊作者郭千哲醫師表示,對於思覺失調症病患的治療上,臨床醫師較常注意精神病相關的症狀,而較忽略相關身體共病的問題。由該研究顯示,降血脂藥物在思覺失調症病患在五年的追蹤期中,有使用降血脂藥物的時日只有佔1.9%,明顯比一般族群的4.3%明顯低。此顯示即便思覺失調症者有較高的代謝症候群及高血脂的問題,但使用量仍比一般族群要低;推測許多個案具高三酸甘油脂或高膽固醇可能未被妥善治療。因此應該鼓勵能夠早期診斷,且應積極提早使用降血脂藥物治療。無論是否已既有心臟血管疾病,應只要有高血脂即可以使用,以減低心血管等疾病的發生,及減低死亡率。

此研究除具有其學術價值外,亦能提供此族群臨床醫療照護及預防早期死亡的重要實證資料,盼望能藉此促進思覺失調症病患的健康。

※跨院研究團隊合作:包括北醫團隊陳抱寰醫師(第一作者)、蔡尚穎教授、聯醫松德郭千哲教授(通訊作者)、陳柏妤主任、潘俊宏主任、馬偕醫院陳喬琪教授等。

【延伸閱讀】

三叉神經痛要人命!李政憲醫師:必知5大成因,新型療法免開刀

季節轉換皮膚粗糙乾燥、敏感怎麼救?林哲暘醫師推5大食物,吃出水噹噹

胸悶心悸、喘不過氣,竟是溼氣大惹禍!涂育維中醫師:4招治療胸悶心悸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5/9426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