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覺失調症症狀有哪些?會好嗎?跟妄想症有何不同?醫師來解答
思覺失調症舊稱精神分裂症,由於容易引發誤解與污名化,台灣已在2014年更名為思覺失調症;個案多會產生幻覺和妄想、難辨現實及虛構,甚至因此出現看似怪異而難以理解的行為。究竟思覺失調症成因有哪些?患者會不會變笨?思覺失調症如何治療?思覺失調症跟「妄想症」都有妄想症狀,兩者的差別又在哪裡?Yahoo奇摩顧健康採訪桃園長庚醫院復健及社區精神科醫師林泓辰,帶大家一起更了解思覺失調症與妄想症。
精神分裂症為何改為思覺失調症?
思覺失調症約在西元前2000多年前就已被人們描述,包含古埃及和中國大陸都曾有記載。林泓辰醫師說明,隨著現代醫學萌芽,1911年後,有學者發現,部分群眾會有失去現實感、出現妄想及幻覺、精神狀態不甚穩定的症狀,當時將該疾病命名為Schizophrenia,是古希臘語「分裂的心靈」之意,而因應當時翻譯講求的信(準確信實)、達(清楚流暢)、雅(復古典雅),故譯為「精神分裂症」。
但林泓辰醫師坦言,稱為精神分裂症容易讓人聯想到解離性身分障礙(人格分裂),誤以為是「體內住著另一個人」。事實上,患病個案會產生妄想與幻覺,且現實與非現實的界線模糊,和「分裂」一詞給人「一刀兩段」的感覺並不相符;相對而言,「失調」一詞更能貼切描述個案思考邏輯,以及知覺感受不協調的狀態。
以生理上來看,罹患思覺失調症的個案,通常是大腦內部的神經內分泌失調,也就是某些腦區神經內分泌過多、某些腦區神經內分泌又過少,導致個案產生妄想、幻覺與負性精神症狀,因此用「失調」一詞亦較能符合疾病本身的表現情形。林泓辰醫師直言,無論從臨床上觀察到的症狀,或是生理上的致病機轉,稱為思覺失調症,都比精神分裂症好得多。
當然,標籤化與污名化也是不可忽略的議題。林泓辰醫師認為,精神分裂症的分裂一詞,闡述了早年該疾病無藥可醫的情況,同時好似將患者與人群區隔開來;如今醫療處境有所轉變,台灣已在2014年正式將精神分裂症更名為思覺失調症,提醒大家思覺失調症可以接受治療從而回歸正常生活,而非一確診就等於被判死刑。
思覺失調症症狀有哪些?思覺失調症發病有前兆嗎?
新聞媒體或電視劇中,思覺失調症一詞時有所聞,也因此外界對思覺失調症有諸多想像,然而真正理解的人並不多。林泓辰醫師指出,跟其他精神疾患相比,思覺失調症患者的思考邏輯與知覺感受功能異常,可能出現現實感障礙合併情緒症狀,主要症狀包含:
正性症狀:患者有異常的想法或感覺,比如妄想、幻覺、胡言亂語、僵直性行為等。林泓辰醫師解釋,妄想是指個案會對錯誤信念堅信不移;幻覺則可想像成「電腦中毒時,程式莫名地執行,即便沒有按下播放鍵,但喇叭仍可能突然播放聲音」,無論是聲音或影像,對個案而言感覺都很真實,大腦就是會無故看到或聽到某些畫面和聲響。
負性症狀:如面無表情、情感表現僵化、動機降低、少話、社交退縮等,對生活中的大小事失去興趣。
認知症狀:不易專注、執行力下降、記憶力退步、推理判斷能力變差,難以完成交付任務。
情感症狀:情緒穩定度不佳,甚至可能有緊張恐懼、憂鬱、焦慮等感受。
值得注意的是,思覺失調症發病前其實是有跡可循,且逐步累積醞釀的。林泓辰醫師示警,個案可能社交退縮、變得不願跟人往來,較不注重衛生和個人儀表,連帶使得朋友越來越少;也因為大腦功能異常,可能有注意力不集中或學校成績退步的情形。
思覺失調症初次發病後,個案會因正性或負性症狀而難以妥善執行工作,功能性會急速地下降;隨後可能因治療等原因偶有好轉(但已無法恢復到最初狀態);往後再次經歷神經內分泌失調的急性發作,會再次出現更明顯的症狀,在情緒、睡眠及食慾方面都可能受影響,也可能有傷人、自傷的行徑出現,整體功能會大幅下降。隨著每次思覺失調症發病,患者的認知功能與執行功能都會逐漸降低,直到影響日常生活自我照顧,也就是一般人形容的「變得越來越笨」的感覺。
思覺失調症如何診斷?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頒布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診斷準則,所謂的思覺失調症,是指個案必須在一個月內出現妄想、幻覺、胡言亂語、整體上混亂或僵直行為、負性症狀等五大症狀中,至少兩項症狀,且其中至少有一項必須是妄想、幻覺或胡言亂語。而上述情況,明顯降低個案在工作、人際關係和自我照顧的功能,進而影響生活,使得個案備受困擾至少六個月,且期間要有至少一個月都持續有上述症狀,才會診斷個案患有思覺失調症。
林泓辰醫師進一步說明,許多疾病(如感染造成的譫妄、自體免疫腦炎等)都可能讓個案產生妄想或幻覺,為避免將其他疾病誤診為思覺失調症,臨床會以時間做切割,這是因為醫學界認為,一般因為感染等生理疾患導致的精神症狀,很少超過半年還診斷不出來。此外,在診斷過程中,醫師也必須通過了解個案的精神病史,觀察、評估個案精神狀況,並考慮安排抽血、驗尿、腦部影像及腦波等檢查,以排除個案為其他疾病或物質使用導致的精神狀況異常。
以臨床經驗來看,林泓辰醫師觀察到,患者通常不會因為妄想或幻覺症狀就醫,而是出於妄想或幻覺所帶來的後果就醫。例如,有個案聲稱健保卡讀卡機設計圖出自他手,哥哥因為利益關係設計圖被他私自賣掉,討公道時又收到對方恐嚇,不甘加上自覺深受威脅,從而出現失眠、焦慮才就醫。事後才由家屬方得知並未有此事。林泓辰醫師補充,診斷思覺失調症之所以困難,多數時候便是因為無從分辨事實真偽,不管是妄想或是幻覺,常會被患者描述得如同事實般,外人從各方面跡象找不出破綻,醫師僅能透過邏輯驗證來評估個案描述的事實真偽;甚至部分妄想或幻覺牽涉到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更加難以評判是非對錯,此時就很需要家屬或其他第三方說法,協助醫師驗證個案的說法是否為真。
思覺失調症成因有哪些?發病高峰期在何時?
鑑於大腦結構複雜,醫界對思覺失調症的認識不盡然完整,故存在各式各樣的假說。林泓辰醫師提到,目前廣獲認可的是「多巴胺假說」,認為思覺失調症患者是大腦神經傳導物質出現異常,中腦邊緣系統路徑的多巴胺過度活躍,進而產生妄想與幻覺。因為隨著精神藥物研究和發展,逐漸發現抗精神病藥物之所以有效,是因為能阻斷多巴胺作用而減輕症狀。另外,部分使用中樞神經興奮劑(如安非他命、古柯鹼)者,跟思覺失調症患者類似,常會產生妄想及幻覺,而這些物質又剛好與促進多巴胺釋放有關。
有讀者可能想問,為什麼有些人的神經傳導物質會出現異常,有些人則不會?針對這個問題,林泓辰醫師表示,現有研究有找到如Dysbindin(位於第6對染色體短臂)、Neuregulin(位於第8對染色體短臂)、G72(位於第13對染色體長臂)等基因,是影響神經傳導異常的先天因子;而遺傳也會增加發病風險,一般來說思覺失調症的盛行率為0.8%~1%,但同卵雙胞胎皆患病的比率高達50%、雙親患病則個案患病的比率為40%、手足患病則個案患病比率也有10%。不過有上述基因或家族史,並不代表一定會患病,其中的關鍵還與個人體質(泛指遺傳、生理、心理上的弱點)有關,像是出生於冬季、社經地位低,都可能使得個案大腦的發展較差而體質較弱。
當個案體質較弱,又剛好遇到後天壓力事件,比如移民到不友善的國家,或遭遇家暴、重大傷病等,超出個案可負荷的臨界點,便有可能罹患思覺失調症,物質濫用亦可能誘發思覺失調症發作。簡而言之,思覺失調症是基因、環境及壓力事件等幾經繁複交互作用下所導致的結果。另外,有一說,因人在年輕時大腦發育尚未成熟,故思覺失調症相對容易發病於青春期或成人早期。根據統計,男性發病高峰期約在10~25歲,女性發病年齡則比男性晚約5~10歲。
思覺失調症自我診斷怎麼做?如何知道自己有思覺失調症?
「我就是聽得到聲音,大家怎麼都沒聽到?是不是騙我?還是你們生病了?」,上述這段對話,或許能簡單描述思覺失調症患者,在生活中產生妄想或幻覺,而與現實「打架」的情形。林泓辰醫師直言,由於大腦神經傳導物質異常,思覺失調症患者腦中就是會出現不存在的影像或聲音,對他們而言,這些都是真實存在的,因此他們缺乏病識感,不覺得自己生病了、也不認為自己需要看醫生,故目前市面上並沒有適切的量表能讓個案填寫,以評估自己是否有罹患思覺失調症的風險。
而針對已經診斷為思覺失調症的患者,目前常運用的免費量表為「圖像化之個人與社會功能自我評估量表(SRG-PSP量表)」,評估內容包含一般功能評量、人際與社交關係評量、自我照顧能力評量、干擾與攻擊行為評量。不過要留意,SRG-PSP量表並非切分確診思覺失調症與否的標準,而是一方面用以評估個案治療後的恢復狀況,一方面藉此激發個案的病識感,讓個案認知到接受治療能獲得一定改善,因而提升個案服藥、接受治療的意願。
妄想症又是什麼?和思覺失調症有何不同?
妄想症意指對某些事情做出明顯背離現實的錯誤解釋且深信不疑。按照《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診斷準則,個案會出現一種或多種持續一個月以上的妄想,沒有如思覺失調症般明顯的幻覺、胡言亂語、混亂或僵直行為、負性症狀,且除了妄想及其衍生的影響,功能並未顯著減損,行為也不會明顯使人感覺怪異或奇特。林泓辰醫師補充,妄想症患者也許會出現幻覺,但幻覺與其妄想有所關聯。例如被害妄想症的個案會妄想有人要加害於他,因此可能幻聽到耳邊有人細語說道「我要害死你」,思覺失調症個案的幻覺不一定與其妄想內容一致。妄想症跟思覺失調症的發病年齡亦不相同,臨床上妄想症個案初次發病時間相對較晚,多發生於40~50歲。
林泓辰醫師另提及,其實有許多疾病都會產生妄想症狀,例如躁鬱症。不過依據妄想症的定義,假如病程中發生躁症或鬱症,其發病時間相對於妄想發病時間來得更短暫;而個案妄想的症狀,也並非起因於其他物質使用或生理疾病(如譫妄、思覺失調症、失智症等),且無法以其他心理疾患來解釋,才會將個案定義為妄想症。
妄想症可分為多種,林泓辰醫師舉以下常見種類為例:
被害妄想:懷疑他人要加害於自己,堅信受到迫害、跟蹤、下毒或陰謀對待。
戀愛妄想:患者會以為自己正和某人戀愛,或他人深愛著自己。
誇大妄想:相信自己是具有特殊能力或特殊影響力的偉大人物。
忌妒妄想:毫無根據地懷疑配偶不貞,這一類的個案較少。
身體妄想:堅持自己患病,因而四處求醫,即使治療無效,仍堅持為之。
混合妄想:若有上述多種妄想,則可稱為混合妄想。
妄想症除妄想外,其他明顯的症狀較少,個案功能性沒有顯著減損,生活也不一定會感到困擾,因此很少人主動就醫,一般只會在社區流通。林泓辰醫師直言,這就是為何衛福部無法得到國人罹患妄想症的比例,且全球也僅能大約預估盛行率為0.2%的原因。也正是因為妄想症個案數過少、難以進行相關研究,醫界對於妄想症的理解並不多,只能推測其成因類似於思覺失調症,是大腦神經傳導出狀況。
思覺失調症、妄想症怎麼治療?有機會根治嗎?
你可能想發問,思覺失調症到底能不能根治?對此,林泓辰醫師說道,思覺失調症是可以治療的疾病,但目前尚無法達成「治癒」的目標。藥物治療的部分,以抗精神病藥物為主,可分為口服與長效性針劑兩種。其中,長效性針劑可分為一個月或三個月施打一次,不僅能提升患者服藥的順從性,還可降低復發風險,改善思覺失調症因神經傳導物質失調所引發的五大症狀,降低干擾患者日常生活的程度。
林泓辰醫師提醒,思覺失調症會「慢性化」,一般需要長期治療,就算病情好轉,還是要遵從醫囑定期服藥。研究也顯示,停藥是造成思覺失調症復發的主因,要是有停藥的想法,務必跟精神科醫師討論,切勿擅自停藥,以免症狀起起伏伏。林泓辰醫師重申,因為思覺失調症發病會使大腦神經產生損傷,每次的發病都會讓疾病更難治療,也會讓患者認知功能下降,建議及早治療、規律服藥,才能避免腦部持續受損,讓症狀趨於穩定。
藥物治療之外,思覺失調症亦可進行認知行為治療等輔助治療,由心理治療師協助患者調適患病後的情緒狀態、釐清現實和幻覺的差異、轉移注意力,並輔助患者建立正確的思考及教導合理的行為,協助患者恢復正常生活。至於思覺失調症患者是否需要住院?林泓辰醫師表示,個案治療過程發揮效力前,若有自傷、傷人之虞,考量到個案本身與他人的人身安全,就可能採取「強制住院」介入措施(由兩位醫師提出建議並送審,交給強制委員會評估,如獲認可才能強制個案住院治療)。
而妄想症的治療方式,同樣以抗精神病藥物為主,患者同樣也可以進行認知行為治療和心理治療,降低妄想所帶來的困擾。林泓辰醫師友善建議,妄想症的預後相比思覺失調症會好很多,但因症狀相對輕微,往往成為患者不願就醫的原因,家屬應接納患者,給予特定獎勵,鼓勵患者穩定就醫、服藥,對於達成療效能夠起到關鍵作用。
我的家人得思覺失調症、妄想症該怎麼辦?要注意什麼?
面對思覺失調症患者,林泓辰醫師提醒,切勿諱疾忌醫,應鼓勵患者及早接受診斷與治療,適時關心但不隨意批評,不過度干涉患者生活起居,學習認同患者感受,給予表達的空間,並尊重患者偶爾退縮的人際需求,留給他們獨處安靜的時間,這些事情對患者來說都很重要。當患者出現以下狀況時,周遭親友則可做出相對應的反應:
出現妄想時:確認妄想內容和意義,觀察妄想對生活及情緒影響的程度。不與患者爭辯妄想內容,理性提供現實感,以關懷的態度澄清錯誤的想法,提供具體可轉移注意力的方法或事物,以減少患者沉浸妄想的情境。
出現幻覺時:觀察幻覺對患者的影響程度,不爭辯幻覺真實性,鼓勵患者說出對幻覺的感受,比如「我知道你有聽到那個聲音,那你可以說說看你聽到什麼嗎?」,以理性且具體的言詞,跟患者溝通並呈現客觀事實。林泓辰醫師提醒,雖不否定幻覺,但也千萬別加以附和,否則可能加深幻覺對患者而言的真實性。
出現攻擊行為時:有些思覺失調症患者任意停藥後,很可能導致治療效果不佳或再度復發,此時便有可能出現自傷或傷人行為,在照護上要特別留意。身邊親友應以冷靜溫和的態度接觸患者,照護上必須謹慎以對,但無須反應過度。可以鼓勵患者用言語表達感受,給予傾聽並同理;移除危險物品,維持安全環境;教患者控制情緒的方法。要是患者不願就醫,家屬可向當地衛生所的公衛護理師尋求適合的管道處理,觀察患者暴力前兆並做適當處置。出現傷人或自傷行徑時,另可請求警消人員協助送醫。
飲食、睡眠、生活習慣改變時:倘若患者不願吃飯,可試吃給個案看,或鼓勵個案自己動手做食物。應盡可能避免患者飲酒,以免酒精與藥物交互作用,產生不良影響。林泓辰醫師分享,可用日程表安排患者的日間活動,因為負性症狀發作時會使患者缺乏動機,故安排好每日排程,有助於患者規律生活。尤其當個案服用部分藥物,可能出現便祕、排尿困難等情況,也建議將如廁時間一併安排,讓患者有意識地上廁所,防範個案因身體不適而降低服藥意願。此外,患者一天之中可能有大量時間受幻覺或妄想所苦,自我清潔很可能因而被忽略,家屬可以協助提醒或維持個案的清潔。
當然,思覺失調症或妄想症患者的照護者,在照護過程中的艱辛與疲憊,是常人所無法體會。林泓辰醫師給予的建議是,雖然很困難,但家屬們要記得好好吃飯、好好睡覺、維持規律的生活,並盡可能讓情緒保持穩定。萬一覺得內心不安定、不舒服,請盡快求助專業醫師。另外,也可尋求精神健康基金會中的課程及相關病友團體,更了解疾病之餘,也能在被同理的情況下把辛苦說出來,讓自己內心比較好過。
撰稿記者:陳昭容
核稿編輯:廖梓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