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風要命!救腦小組分秒必爭

上午台北慈院和上人進行溫馨座談,神經科團隊分享治療腦中風、巴金森氏症、癲癇等疾病治療;家醫科則分享,當疾病走到末期,如何降低疼痛,陪伴患者與家屬善終。

台北慈院神經科主任 蕭振倫:「6分鐘,最多跑到5.8分鐘,大概已經到極限了。」

醫師分享救腦小組從醫院各單位趕到急診的時間,因為治療中風患者要分秒必爭。

台北慈院神經科醫師 林信光:「靜脈血栓溶解劑是4.5小時內發生的話,到院我們可以打這個藥,8小時內我們可以動脈取栓。」

台北慈院神經科團隊和上人進行座談。神經疾病大多無法根治,症狀治療時也要注意副作用。

台北慈院神經科主任 蕭振倫:「吃完癲癇藥,愛睡,早自習要睡覺,他到了高二的時候,他的老師說,你怎麼整天都在睡覺,他就不敢吃藥,拿了一兩次藥就斷絕音訊了,今年年初他又回來拿藥,他念別的學校,畢業而且要開始工作。」

還好患者持續治療,醫師以最新藥物改善副作用。

台北慈院神經科醫師 陳佩雅:「我父親在那時候中風住院,科內老師們對我父親非常地照顧。」

有感於十年前大家對父親一分心,畢業後也投入神經領域,延續大愛精神。

台北慈院神經科醫師 陳佩雅:「(當)內科醫師可以幫助中風病人,還有他們的家屬,我希望可以盡一點微薄的心意。」

上人期許醫療團隊持續努力,透過研究找出新的治療方法。

證嚴上人開示:「醫師都是要很用心,找出苦病源頭,如何去幫助他的苦,儘管是短暫地(讓病患)暫時不痛,誠意、認真,沒有誠意是永遠做不到。」

生、老、病、死、苦,是自然法則,除了治療疾病,當走向最後一段路時,也希望透過善終,圓滿人生。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冬令發放暨歲末祝福 蘆洲靜思堂除舊布新
打平入冬最低溫!新竹峨眉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