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腸胃炎持續高燒不退 應馬上就醫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急性腸胃炎是常見的腸胃疾病,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感染科洪元斌主任指出,細菌性腸胃炎常會造成菌血症,細菌可能侵襲全身器官,造成致命的危險,民眾如果出現腸胃炎的症狀,並持續高燒不退,就應馬上就醫檢查治療。

洪元斌主任舉病例說明指出, 70多歲劉先生,是名退休軍人,平常身體健康,有天吃了生菜沙拉後開始上吐下瀉,而且開始發高燒,吃了一些腸胃藥,沒想到持續高燒不退,只好趕快到醫院求診,抽血檢查發現急性腸胃炎,有合併沙門氏菌菌血症,所以趕快住院投予抗生素治療。

但在抗生素治療後發燒仍然不退,且有胸痛現象,經安排斷層掃描,發現沙門氏 菌透過血流造成心臟主動脈炎,經會同外科手術治療,及持續抗生素治療,終於退燒,也順利出康復出院。

洪元斌主任表示,臨床所謂的 『急性腸胃炎』,通常指的是腸胃道的發炎症狀,泛指包括胃、小腸以及大腸等部位;而急性腸胃炎所引起的症狀,常常會因為發炎部位不同而稍有差異。

大致上症狀包括腹瀉、噁心、嘔吐以及腹痛等等,所以若是有明顯腹瀉症狀,有時也稱為『感染性腹瀉』。有些人甚至 可能會有發燒、虛弱、全身痠痛或是全身無力等症狀,而被誤認為『感冒』,所以也有些人戲稱『急性腸胃炎』,是腸胃道『感冒』了。

『禍從口出、病從口 入』,造成急性腸胃炎的原因,不外乎是不小心吃進去了致病原,這些所謂的致病原,可能是被細菌或是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是水,也可能是吃進去會造成腸胃炎的毒素,所以一般坊間稱腸胃炎的原因是『吃壞肚子』。

在吃進去致病原後,約12到72小時附近會開始有腸胃炎的症狀,這些症狀會因致病原不同而有所差異,如果是病毒感染,症狀上會以發燒、全身無力、頭痛、肌肉酸痛以及水瀉為主,幾乎大部分病毒性腸胃炎數日後便會恢復,只需要注意補充水分以及電解質,一般來說不需要抗生素治療,若是細菌感染,通常會有發高燒、腹痛以及解血便或是粘液便,而且症狀上較為嚴重,症狀持續時間也會較長。

洪元斌強調,造成細菌性腸胃炎常見的細菌,包括大腸桿菌、沙門氏菌以及志賀菌都有可能,雖然大部分細菌性腸胃炎治療方式,也是只需要補充水分以及電解質即可,但是在一些免疫力較差的病患,例如嬰幼兒或是老人家,急性腸胃炎就有可能合併菌血症,往往造成病患高燒不退以及活力衰退,這時候就需要抗生素治療,如果細菌經血流流竄全身,也可能侵襲人體其他部位,像腦膿瘍、脊椎或關節炎、血管炎等,就需要外科會同手術治療才能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