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醫護人力短缺惹議!專家指為「暫時現象」:提高待遇可改善

近來台灣急診室缺人手,台北長庚醫院院長黃集仁解釋疫情後人員流失,新人不願加入。他認為需改善工作環境、工時彈性及待遇,以吸引新進醫護人員。(圖為急診部示意)   圖:翻攝自google map 三軍總醫院急診部外觀
近來台灣急診室缺人手,台北長庚醫院院長黃集仁解釋疫情後人員流失,新人不願加入。他認為需改善工作環境、工時彈性及待遇,以吸引新進醫護人員。(圖為急診部示意) 圖:翻攝自google map 三軍總醫院急診部外觀

[Newtalk新聞] 亞東醫院急診醫學部的朱聖恩近期在網上指出急診室人手短缺,台北長庚醫院院長、國際急診醫學會議大會主席黃集仁認為,這是全球性問題。他解釋,疫情導致醫護人員流失,新進人員又因恐懼不願加入,並認為這是暫時的現象,但強調需改善工作環境和彈性工時、提高待遇等方法,以利招募新人加入。

今(20)日國際急診醫學會議在台灣隆重開幕,由黃集仁擔任大會主席。他強調,面對全球性的醫療挑戰,急診部門如何運用智慧科技與地方智慧來解決問題,是本次會議的核心議題。他也提到,在COVID-19疫情期間,台灣建立了社區篩檢站和遠程醫療平台,這些創新舉措不僅服務了當地居民,也擴展到了海外僑胞,展現了台灣在醫療領域的進步與創新能力。

面對急重症醫護人員的緊缺,黃集仁提出,該領域的人力流動性本應平衡,但近年來新生代加入的人數未能彌補離職者,導致人力短缺。衛福部及社會各界正努力改善工作環境,以吸引更多年輕人投身此行。他建議,提升薪資和急重症相關給付,是鼓勵新人的有效方法。

黃集仁也指出,醫療人力不足是一個全球性問題。許多醫護人員在疫情期間持續工作,現在渴望休息,也反映了臨床工作的辛苦。此外,潛在的新進人員對於加入這個行業感到猶豫,這進一步加劇人力缺口。然而,他認為這是一個暫時的現象。為了解決少子化問題,他提議實施護理人員的彈性工時制度,允許曾因家庭責任離開職場的人以更短的工時回歸,從而增加可供病患照護的護理人力。

查看原文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英雄聯盟》T1比賽表現不理想?Faker自曝:手傷還沒完全恢復
中捷事故改善建議!交通部擬增訂「高空吊掛」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