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撤出深圳總部 多間地產商評級遭下調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房產業新的一年仍舊危機重重。積欠大筆債務的恆大集團周一(10日)傳出為了節約成本,其員工已撤出進駐了四年的深圳總部大樓,遷回廣州;同時,另一家中國地產開發商世茂也爆出信托違約,目前欲加速出售資產,尋求紓困。

中國媒體《財新》報道,早在去年11月,恆大就已開始退租其位在深圳卓越後海中心的總部的部分樓層,而截至1月10日,大樓樓頂的「恆大集團」招牌也已拆除大半。據了解,恆大尚積欠該大樓租金,具體數目不詳,而恆大正在想辦法分期付款。

路透社報道,中國房地產業去年損失了超過一兆美元,其中恆大所積欠的約3000億美元債務更使其成為全球負債最多的地產商。《財新》報道,2019和2020年兩年,恆大每個月的現金流入與流出超過人民幣1000億元(約157億美元);但2021年9月以來,該公司每月現金流僅人民幣20億至30億元(約3.1億至4.7億美元間)。

目前恆大正努力達成「復工復產保交樓」的目標,並試圖避免首次於「在岸」人民幣債券上發生違約。債券持有人此前已同意將一筆原應在1月8日支付的人民幣45億元(1.57億美元)債券利息的付款期限,延後6個月至7月8日。

與此同時,中國政府也努力要遏制該行業中普遍過度的借貸投資行為。

路透社報道,北京當局現在正計劃要讓國家支持的地產開發商能夠更容易購買那些陷入債務危機的民營地產商的資產。其中,同樣陷入流動性危機的世茂,就是等待國企援助的其中一間公司。

多間中國地產信用評級遭下調

總部設在上海的世茂集團,在幾個月前還被評級機構評為低風險的投資級企業,近期卻傳出旗下子公司擔保的信托貸款已經違約。

彭博社報道,包含標普和穆迪在內的評級機構在10日下調了世茂的信用評級,標普並稱世茂需「加速進行銷售和資產處置」,以妥善管理其債務問題。

對此,世茂反駁違約說法,稱相關信托基金的借款人並不隸屬於集團之下,而該公司「並無到期應付的資產擔保證券」。但他們也強調,公司正與潛在買家就出售物業討論,「在合適條件下會考慮出售部分資產,以降低集團的負債」。

然根據《財新》整理,在2022年1到2月間,在公開債務方面,世茂集團包括到期和回售在內,至少有11筆境內債務需要處理,規模超過人民幣56億元(約8.8億美元)。世茂目前也已將其中國項目全數列為待售,加速脫產套現。

《星島日報》報道,世茂集團獲上海市支持,擬以逾人民幣100億元(約15.7億美元)出售上海世茂廣場予一家當地國資,而過去曾受中國政府要求購入恆大資產的中國地產巨頭萬科,也傳出正與世茂洽談資產處置事宜。

除了世茂以外,市場也關注如周四(13日)將有7.5億元美元債務到期,但流動性也出現問題的廣州富力地產,以及因「再融資風險增加」而被標普及穆迪下調評級的廈門禹洲集團。

「目前將是還款高峰期,我們預計會看到更多的房產開發商違約,」勤豐證券資產管理部總經理Kington Lin向路透社說,「市場正在關注有多少國企會獲得更多的並購貸款,來幫助陷入困境的開發商。」

(綜合報道)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