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春文化中心民謠館開幕 潘孟安回鄉談夢想成真

恆春文化中心民謠館22日開幕,潘孟安出席啟用儀式,聆聽在地的聲音。   圖:翻攝自潘孟安臉書
恆春文化中心民謠館22日開幕,潘孟安出席啟用儀式,聆聽在地的聲音。 圖:翻攝自潘孟安臉書

[Newtalk新聞] 恆春文化中心民謠館22日開幕,曾任屏東縣長的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特別回到屏東出席啟用儀式。潘孟安連兩天透過社群分享心情。他說,總有一天要讓國境之南長出一棟如風剪樹般堅韌又在地的文化館舍,如今夢想一點一滴實現,「聽見」與「被聽見」的主張,在資源豐厚的都會或城市是如此理所當然,象徵著文化平權,但台灣島嶼最南端的恆春,這一步卻走了30多年,如今終於孵出了這座聲音博物館,他感受到了被感動、感謝、感恩填滿的充實感。

 恆春文化中心民謠館22日開幕,潘孟安、周春米出席啟用儀式。 圖:翻攝自潘孟安臉書
恆春文化中心民謠館22日開幕,潘孟安、周春米出席啟用儀式。 圖:翻攝自潘孟安臉書

恆春文化中心民謠館2017年開始籌畫,透過中央補助,以及前後任縣長潘孟安、周春米大力推動,終在昨日開幕,讓恆春半島不僅只有明媚的海景山色,還有在地文化與故事。

潘孟安表示,在台北的新工作剛滿月,回到故鄉的他突然有種近鄉情怯的感受,對他而言,與其說是返鄉參加活動,更貼切地說,其實是夢境成真的一天。過去他就希望打造恆春半島成為台灣最耀眼的國際觀光大鎮,想讓更多人及後世都能聽見,並傳唱著半島的聲音,如今夢想正一點一滴實現。

潘孟安說,他在心裡盼著,總有一天要讓國境之南長出一棟如風剪樹般堅韌又在地的文化館舍,讓它有屬於自己的面貌。當在館舍裡看見兩位來自牡丹鄉石門古謠隊的長輩,不太熟悉的操作觸控面板,但在耳邊響起南排灣古謠曲調時,開心地說「這是我們的歌」,兩老就這麼跟著音樂一遍又一遍的吟唱起古謠。自己坐在這兩老的後方,選擇了《楓港小調》,在那個瞬間,終於嚐到圓夢的滋味,那是一種被感動、感謝、感恩填滿的充實感,深深地滿足卻又無可取代。

潘孟安表示,「聽見」與「被聽見」的主張,在資源豐厚的都會或城市是如此理所當然,象徵著文化平權,但台灣島嶼最南端的恆春,這一步卻走了30多年,如今終於孵出了這座聲音博物館。

潘孟安說,在這間不算大的聲音博物館裡,可以聽見策展團隊花一年半蒐集來的百種聲音,包括很半島的閩南民謠、客家山歌、南排灣族或阿美族的工作歌;在這裡也可以聽到台灣的聲音表情,不論是市井小民的生活音或是來自大自然的風聲、水聲,在這裡無論哪每一種聲音都可以獨自吟唱,更能像協奏曲般相融,傳唱著屬於台灣的聲音。

「聲音是一支鑰匙,我們要用歌開門」,潘孟安說,今天聲音博物館的啟用只是揚起的第一個音符,他相信聲音如同隱形的翅膀,會繼續帶著台灣飛向聲音的產業、讓屏東翱翔在聲音的文學、帶動半島聲音的旅遊,開啟一個全新又迷人的世界,歡迎大家來半島聽恆春。

查看原文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賴清德念書赴北一女「站崗」?潘孟安曝遭到出賣
賴政府就職滿月 潘孟安:繼續與社會對話、接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