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春文化中心聲音博物館6/22日開幕

▲恆春文化中心民謠館於6月22日正式開幕,館內一樓設立了全台首座以地方故事為主題的「聲音博物館」。(圖/屏東縣府提供)
▲恆春文化中心民謠館於6月22日正式開幕,館內一樓設立了全台首座以地方故事為主題的「聲音博物館」。(圖/屏東縣府提供)

[NOWnews今日新聞] 恆春文化中心民謠館的「聲音博物館」於6月正式開館,首檔常設展覽《恆春半島聲音百事-關於半島文化的一百個聽覺線索》精選了恆春半島上的各種聲音,將它們化為索引來講述在地故事。開幕活動特邀演員陳竹昇出演開幕影片,並由藝術家蔣勳獻聲導聆,帶領觀眾踏上聽覺感官旅程,體驗半島豐富的人文景觀與故事。

▲金獎演員陳竹昇(右)飾演一位聲音旅人,深入探訪恆春半島與民謠傳藝師吳登榮(左)共同彈唱月琴,琴弦間激盪出旋律和鳴。(圖/屏東縣府提供)
▲金獎演員陳竹昇(右)飾演一位聲音旅人,深入探訪恆春半島與民謠傳藝師吳登榮(左)共同彈唱月琴,琴弦間激盪出旋律和鳴。(圖/屏東縣府提供)

屏東縣府文化處表示,恆春文化中心民謠館將於6月22日正式開幕。館內一樓設立了全台首座以地方故事為主題的「聲音博物館」,以抵禦落山風的風剪樹為精神地標,分為聲風景廊道、聲音之樹、故事收音機、聲波指路站及半島旋律音箱六個展區。

博物館的開幕影片由金獎演員陳竹昇主演,飾演一位聲音旅人,深入探訪恆春半島,尋找屬於聲音情感的根源。影片「四季如春,就是半島的歌聲」以如夢似幻的泡茶場景開頭,陳竹昇品飲後說道:「聲音是一把鑰匙,今天我們要用歌聲開啟大門」。影片中,陳竹昇與恆春民謠保存者吳登榮藝師共同彈唱月琴,琴弦間激盪出旋律和鳴,呈現出自土地生長的歌聲與情感。

展覽邀請了集作家、畫家和詩人於一身的蔣勳老師,在半島旋律音箱展區特別推出《聆聽恆春》特輯。蔣勳描述了聲音與大地母親的連結,細數恆春半島獨特的聲響,包括南排灣族的古謠、民謠曲調與月琴、落山風的颯颯聲、海浪拍打礁石的聲音以及山林間的蟲鳴鳥叫。蔣勳表示:「恆春半島提供了極其豐富的聲音資料,讓我們閉上眼睛,聆聽大自然賜予我們的最美歌聲。」透過聲音打開南國半島的故事新篇章。

文化處表示,策展團隊在恆春半島進行為期一年的田野調查與聲音採集,將半島豐富的自然生態、飲食風土、多元族群的記憶故事、音樂藝術與日常生活重新整合,並納入聲音博物館中。館內特別收錄了極具代表性的恆春民謠傳奇歌手陳達的歌謠,由長期支持文化及教育的洪建全基金會特別提供的《陳達和他的歌》音樂,讓更多人聽見孕育於這片土地的純粹聲音。另外,聲音博物館的開幕影片完整版將在開幕後,展開為期半年的特別放映。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黃埔建校百年「先烈英雄像」駐足校區 陪伴黃埔兒女成長茁壯
文化幣享好康 屏縣推三檔親子節目熱售中
獅子鄉幸福巴士添新車 提供潮州往返就醫接駁